“十日一理发,每梳飞旅尘。”理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从来到这个世界到百年归寿,上至帝王将相,下到黎民百姓,都离不开一把剃刀。纵看理发行业的历史变迁,从城南门洞边简陋的剃头挑子到20世纪80年代老上海理发店,工具的进步,生活的提高,改变的是门牌旧址,不变的是匠人精神!
编绘 / 景林
1. 看着眼前的这些旧门牌,当年我们揣着理发的手艺走南闯北的景象便自然浮现于脑海中。从村口到小镇,由小巷到弄堂······每一块门牌背后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然而,正是这些小小的门牌号承载了手艺人的魂,流传着匠人精神!
2. 20世纪初期,在集市上,随处可见手拿着唤头(小商贩用来招引顾客的各种响器),肩担着剃头挑子——一侧是供顾客坐的板凳,另一侧有火炉、盛热水的铜锅和供顾客洗头用的铜盆等(“剃头挑子——一头热”便由来于此)。我们最初就是这样在宝安县甘坃村起家的。
3. 我们常年走街串巷,为了生计也好,为了传承手艺也罢,始终坚持着这份看似颠沛流离的营生,内心依然坚信苦日子总会过去。后来,我们终于在东莞县横沥镇落脚。木质的专用椅代替了“一头热”的挑子,尽管简陋了些,但也算是有了第一家店铺——一家不怕风吹日晒的理发店。
4. 1938年,抗日的战火烧到了东莞县,安生的日子被战乱打破。无奈之下,我们迁家北上至赣州一带。搬新家,置新物,小店瞬间变得时髦起来。林家巷20号,我们在这里将继续传承这门普通但不可缺失的手艺。
5. 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们沉浸在举国欢庆的喜悦中。看着那小小的工具箱,我心里不禁感叹,我的第一把剪刀和推子,它们仍然陪伴着我,这大概就是传承的意义吧。“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睹物思人的情感里藏的都是手艺人执着的工匠精神。
6. 渐渐地,人们的生活蒸蒸日上,有来烫头的,有来染发的,还有些来修面的。修面是理发店传统服务项目中最考验手艺的一项,唯有代代相传的手艺人才能领会其精髓。有些地区传统婚俗中就有为新人修面这一项,以示美好祝福。除了祖辈留下来的吃饭家伙,这台年岁已高的留声机也是我们不愿遗忘的宝物。对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又从赣州搬到了南昌,在清远路62弄23号开了家新的理发店。
7. 转眼来到20世纪80年代,理发这个传统行业在时代的进步中也与时俱进。高档的理发转椅,先进的烫发仪器,工具的更新换代给我们带来了新的面貌。我们又来到一个新的城市,理发店新址——杭州市和平路133号。在店里,我们定期更换瓶中的鲜花,但不变的是手艺人的本分和执着。
8.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的理发店再次搬迁至上海西林横路101弄8号。这家店环境尚可,拥有宽大的落地镜和不忘初心的手艺人,我们给它起名为“上海美发”。理发是中国传统民俗七十二行中的一门行当,也是我们的祖业。它是一门手艺、一笔财富,更是一份传承。
更多精彩详见《连环画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kfy8.com/archives/19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