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文化寻宝#“瞧瞧,这孩子又发呓睁了不是?”河南人说“发呓睁”,北京话叫“撒呓睁”。梦中说话,梦中做动作,统称“发呓睁”。
呓睁,是什么?呓,是梦话,又称呓语。
睁,是睁眼,梦中睁眼连说带比划的,甚至哭闹、走动,等等,梦游幻境。有些人连煮饭的动作都有可能做出来。不过,那应该称为梦游了。
呓睁,又叫“呓拉吧睁”。在“呓睁”中间塞进“拉吧”俩字,以增强语感。
有时候“呓睁”一词被叠用——呓呓睁睁。河南人爱说:“你整天呓呓睁睁的,这叫咋回事呀?”或者说:“你瞧你这个人,见天价呓拉巴睁地,跟没睡醒似的。”呓呓睁睁,呓拉巴睁,都是一种似睡非睡、似醒非醒、迷迷糊糊、迷迷瞪瞪的状态。北京话叫“呓而八睁”。
发呓睁,呓睁发作也。撒呓睁,发出呓睁的动作也。这里,撒即“发出动作”,类似的带“撒”字的词语还有:撒谎,撒娇,撒酒疯,撒野,撒尿,撒欢儿……
呓睁一旦发作,有时候会产生可怕的后果。大名鼎鼎的曹操就是其中一个。
曹操撒呓睁撒出了花儿,撒出了圈儿,撒出了人命。
原来,曹操自称自己有“梦中杀人”的毛病,一犯病了,就杀人。此病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反正只要他看谁不顺眼,他就对谁犯病。
有一回,他瞄准了杨修,妄图对杨修来一个“撒呓睁”。可是呢,偏偏没能梦杀杨修,却梦杀了自己的夫人。撒呓睁,成了“杀”呓睁。事后,他还假惺惺地哭天抹泪呢,说:“既知老夫有梦中杀人的毛病,为何

尔等不加拦阻?”得,责任全推旁人身上了。
与“呓睁”一词音同而字不同的,还有一个词叫“呓挣”。其含义是“打寒噤,发怔”。
唐玄宗在元杂剧《梧桐雨》中呓挣了一回:“我恰待行,打个呓挣,怪玉笼中鹦鹉知人性。不住的语偏明!”
原来,皇上本想悄悄地给杨贵妃一个惊喜,孰料鹦鹉偏偏多嘴多舌,提前报告:“万岁来了!接驾!”弄得皇上打了个呓挣,冷不丁打了个寒噤。
他唱道:
“则见展翅忙呼万岁声,惊的那娉婷,将銮驾迎。一个晕庞儿画不就,描不成,行的一步步娇,生的一件件撑,一声声似柳外莺。”
唐玄宗的计划突然间被鹦鹉打乱了。太真宫内,一霎时手忙脚乱,画不就、描不成的贵妃娘娘的脸蛋也只好仓促示人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kfy8.com/archives/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