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一个好名字,意味着赋予事物一个承载意义、期望与身份的符号,并借此为其未来的发展铺设一条充满可能性的道路。它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种深远的祝福、一个无声的预言、一个身份认同的起点,其象征未来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承载期望与愿景: 个人: 父母给孩子取名,往往寄托着对孩子未来的期望(如“志远”、“嘉慧”、“安然”)、对品德的期许(如“仁杰”、“守信”、“思齐”)、对人生状态的祝愿(如“乐康”、“欣悦”、“安宁”)或对家族传承的延续(如特定的字辈、纪念先祖)。 企业/品牌: 一个好的公司或品牌名称,需要体现其核心价值(如“诚信”、“创新”)、市场定位(如“高端”、“亲民”)、行业特性(如“迅捷”、“稳健”)以及未来的发展蓝图(如“环球”、“未来”、“领航”)。 项目/活动: 名称需要清晰传达项目/活动的目标(如“曙光计划”、“春风行动”)、核心理念(如“和谐共生”、“智慧未来”)以及想要实现的积极影响。 2. 塑造第一印象与身份认同: 名字是“第一张名片”: 一个恰当、响亮、富有内涵的名字能迅速在他人心中建立积极的初步印象,激发好奇心和好感度。这为未来的互动和关系建立打下了基础。 定义身份核心: 名字是个人、组织或事物最核心的身份标识。它帮助确立“我是谁”、“我们代表什么”。一个强大的名字能强化内部成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也帮助外界快速理解其本质。 3. 蕴含潜力与可能性: “名正则言顺”: 一个寓意积极、方向明确的名字,仿佛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它像一个无形的灯塔,引导着个体或组织朝着名字所蕴含的美好愿景努力。 激发内在动力: 一个充满力量和希望的名字,本身就能对拥有者(人或组织)产生积极的暗示和心理激励,鼓励其努力去“配得上”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品质和未来。 4. 象征连接与传承: 连接过去与未来: 名字常常承载着历史(家族姓氏、文化典故)、当下(时代特征、父母心境)和对未来的展望。它像一个纽带,连接着起源和归宿。 建立情感纽带: 一个被用心赋予、饱含深情的名字,能建立起拥有者与命名者(如父母与孩子)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这份情感是未来关系的重要基石。 传承价值: 名字中蕴含的价值观(如勇敢、智慧、仁爱)或精神(如探索、坚韧、合作)是希望在未来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的。 5. 在市场中建立差异化与价值: 品牌资产的核心: 在商业领域,一个好的名字是品牌最核心的无形资产之一。它帮助在拥挤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建立独特的品牌形象,承载品牌承诺,并最终影响消费者未来的购买决策和忠诚度。一个有远见的名字能为品牌未来的价值增长奠定基础。 总结来说,“起一个好名字意味着什么,象征着未来”的核心在于: 意味着: 深思熟虑地注入期望、定义身份、赋予意义、建立连接、并期望其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助力。 象征着: 一个充满希望的起点、一个有待实现的蓝图、一种无形的引导力量、以及一份承载着祝福与责任的传承。 它是对未来潜力的一种具象化表达和积极召唤。 因此,起名绝非随意之举,而是一项面向未来的、充满创造力和责任感的仪式。一个好的名字,如同一颗精心挑选的种子,蕴含着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最终绽放出美好未来的无限可能。它既是当下的承诺,也是通往未来的第一声回响。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丨青山复绿“金山”来——福建宁德市石材产业综合整治观察

新华社福州7月19日电 题:青山复绿“金山”来——福建宁德市石材产业综合整治观察

新华社记者张华迎

远看青山如黛,近处绿树成荫,溪流清澈潺潺;滨河公园内,三三两两的村民正悠闲地聊天,孩童们在一旁奔跑嬉戏……傍晚时分,暑热渐退,福建宁德市寿宁县托溪乡托溪河畔开始热闹起来,不少村民走出家门散步观景,享受乡村夏夜。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丨青山复绿“金山”来——福建宁德市石材产业综合整治观察

这是整治过后的福建宁德市寿宁县托溪乡河道(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宁德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这样的场景,以前想都不敢想!”托溪乡托溪村村民刘美忠说,前些年,因这里盛产色泽鲜亮的“寿宁红”花岗岩,托溪沿岸一下子出现了数十家石材加工厂,一些不法企业将生产废水偷排至溪中,使托溪一度染红,沿岸群众深受其扰。

这种情形在当时的宁德颇具代表性。宁德石材矿山资源丰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石材加工在宁德寿宁、福鼎等地逐步兴起,成为当地支柱产业。同时,石材行业的粗放发展也引发了粉尘、污水、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

2017年4月至5月,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在宁德督察中指出,当地部分县市存在石材加工污染、矿山生态破坏问题。宁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毛连平说,宁德对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高度重视,以此为契机,坚决清退石板材落后产能,推进石材产业综合整治;在修复绿水青山的同时,引导石材企业走上绿色转型升级之路。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丨青山复绿“金山”来——福建宁德市石材产业综合整治观察

福建宁德市寿宁县托溪乡一处石板材厂拆除后被改建门球场(2022年7月12日摄)。新华社发(宁德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记者了解,近年来,宁德陆续投入近20亿元,对重点生态区域、环保不达标的石材加工企业坚决关停、整合提升。

经过综合整治,“石粉山”“红河谷”“牛奶溪”等在宁德已成为历史。“以前这里是一个整日粉尘飞扬的采石场,你看现在,成了这么漂亮的公园!”在宁德市古田县鹤塘镇棋坪洋矿区旧址上改建的生态公园里,当地村民黄丙生感慨地对游客说。

就这样,荒山变绿林,矿山变公园。数据显示,2021年,宁德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占比达99.9%,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比例保持100%,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9.98%,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已经成为生活常态。

石材产业绿色转型正在加速推进。福鼎市白琳镇被誉为“玄武岩之乡”,高峰时期,镇里的石材企业超过400家。白琳镇党委副书记张林介绍,为加快推进石材行业绿色转型,镇里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对原有的石板材工业园进行提升改造,并将430家石材加工厂整合成28家标准化企业和2家精深加工企业。“目前园区已有20家企业投入生产,预计全部投产后年产值约15亿元,直接带动1.2万人就业。”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丨青山复绿“金山”来——福建宁德市石材产业综合整治观察

一些游客在福建宁德市寿宁县托溪乡托溪河畔戏水(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宁德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丨青山复绿“金山”来——福建宁德市石材产业综合整治观察

孩子们在福建宁德市古田县鹤塘镇棋坪洋矿山生态公园内嬉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宁德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记者见到,白琳镇金山工业园区康达石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对石材进行切割、打磨,却不见粉尘飞扬。公司负责人吴初峰说,转型升级后,企业不仅配置了工业污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还新增了降尘、降噪等设施,基本实现了生产污水零排放、固废回收再利用。

在绿色“指挥棒”引导下,部分石材企业正积极谋划发展对环境更加有利的产业。古田县恒惠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卢发淼此前长期从事石材加工行业,他看好食用菌行业发展前景,去年将闲置的石材加工厂改造成生产银耳罐头的食品加工厂。“工厂现已投入生产,每天能生产3万罐产品。”他说。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丨青山复绿“金山”来——福建宁德市石材产业综合整治观察

这是改造提升后的福建福鼎市白琳镇金山工业园区航拍图(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宁德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青山复绿“金山”来。如今,闽东大地崛起了以宁德时代为龙头的千亿新能源产业集群,成为福建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38624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kfy8.com/archives/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