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姓女孩取名大全2021款免费,宋姓女孩起名萌一点的

宋姓女孩取名大全2021款免费,宋姓女孩起名萌一点的

宋集村于2020年8月17日移交运河新区

宋集村位于安德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6千米处,东南距区政府驻地10千米。东邻杨集村,南接谭庄村,西依马颊河,北靠马颊河路。截至2017年底全村480户,1573人,皆为汉族。耕地1926亩。在解放德州战斗期间,该村是当时的后方医院。在战斗中负伤的战士运送到该村后方医院抢救。当时有几十名重伤员因抢救无效而牺牲,埋葬在村南无名英雄烈士墓。

该村建于元朝前期,因村南有一条宽而深的大沟,形似小河,东经谭庄村后向将军寨村方向延伸,向西通马颊河,并跨河西向地屋刘村以南方向延伸,水面宽而深,且能引船运输,故时人定村名“宋家道沟”。

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宋氏四世祖宋性,任刑部右侍郎加尚书衔,其人清正廉洁,后人为尊崇纪念改“宋家道沟”为“宋侍郎庄”。大约至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村西马颊河上架起石墩木桥,改变了百姓过河靠划船的历史,方便了交通,时人又改“宋侍郎庄”为“宋家桥”,清朝末年民国初期,该村建起集贸市场,后易村名为“宋集”至今。

1949年10月,属德县魏集区;1952年6月,属德县二区(土桥);1958年1月,属德县土桥乡;1958年9月,属德县英雄(土桥)人民公社;1961年10月,属陵县土桥公社;1984年4月,属陵县土桥镇;2000年6月,属陵县陵城镇;2005年5月,属陵县安德街道;2014年12月,属德州市陵城区安德街道。

宋姓女孩取名大全2021款免费,宋姓女孩起名萌一点的

宋集小学的学生开展学雷锋活动

该村新中国成立前就办有小学,当时的学校是借用的民宅。新中国成立后,村小学设在村中心的宋氏祠堂,分1至5个年级。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又增设了初中部,祠堂翻修改建为平房,并扩建教室4排,共16间。1972-1974年,开设两届高中班。1985年,学校迁至村后,修建新教室和教师宿舍等27间。1990年,初中部撤并到土桥中学。1996年,小学扩建教研室12间。2017年,在原址建起高规格教学楼,各项设施配套齐全,并附属幼儿园1处。

1927年春,该村建立全县第一个党的农村党支部,时有党员宋建谋、宋清海、宋清河、宋文德等5人,现有党员24人。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宋建谋、宋清园、宋书林、宋书坤、宋清德、宋清俊、宋书祥、宋书文、宋德刚、宋书良、宋书光、宋建国。

该村有宋、刘、纪、王、肖、冯、郭7个姓氏。

宋姓辈分排序:廷、文、开、建、清、书、德、传、家、广、恩、义、为、世、长。

刘姓辈分排序:福、玉、国、雨。

纪姓由纪庄村迁来,辈分排序:开、福、更、银、清、世。

王姓由外省迁来,辈分排序:振、清、书、德。

肖姓辈分排序:景、朋、连、升、玉、良、春。

冯姓辈分排序:振、自、金、玉。

郭姓由边临镇郭庄村迁来,辈分排序:德、清、书、强。


宋姓女孩取名大全2021款免费,宋姓女孩起名萌一点的

  • 宋 性,男,汉族,明洪武年间(1368-1398)由岁贡入国子监,因文采出众,封为刑部主事,永乐二年升陕西参政,后升为刑部右侍郎加尚书衔。后遭陷害入狱,查封其家产时,家徒四壁,永乐帝知其清廉恢复官职,宋性请辞后,又赐良田十顷,免全家差役。永乐二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宋性去世,葬于村南马颊河东岸,帝封谥号“清介”。明朝宣德年间(1426-1435)塑像于学宫,配享春秋为贤能,且配奉祀生二名,一庙祀,一墓祀。
  • 宋鸿儒,男,汉族,幼从德州名士盖虹江门下,万历丁酉科解元,戊戌年联捷进士。官至夔州府知府,离任后夔州仕民念其清廉,在夔州府学宫建祠堂纪念宋鸿儒。
  • 宋来会,男,汉族,字清远,号秋圃。雍正四年(1726)拔贡,候补教谕。宋来会与著名大儒纪晓岚交谊甚好。卒后,纪晓兰曾到德州瞻拜宋墓,并留下《德州吊宋秋圃先生》。
  • 宋 弼,又名宋弘弼,字仲良,号蒙泉,男,汉族,1703年生人。宋弼是明刑部侍郎宋性的后裔。乾隆十年(1745)进士,改庶吉士,历官编修、续文献通考纂修官、甘肃按察使等。文采出众,乾隆皇帝曾为宋弼父母暨祖父母颁圣旨两道。
  • 宋建谋,字献廷,男,汉族,1900年7月出生,1926年春,在济南一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校期间,利用回乡之机积极宣传马列主义,传播革命思想,介绍国内外革命斗争形势,介绍青年加入党团组织。在他的影响下,宋清海、宋清河、宋文德等先后加入了党组织,在乡下建立起农民协会,农协会员走上集市街头,宣传“耕者有其田”“抵制日货”等革命主张。宋建谋当时已身患重疾,仍奔波于周围数十个村庄。1927年春,宋建谋在该村建立起全县第一个党的农村支部,并任支部书记。从此,这里成为陵县农运活动中心,同当地的封建势力开展斗争,也成为当时中共鲁北县委主要负责人的重要活动基地之一。1927年7月,宋建谋毕业回乡后,专心致力于家乡一带的革命活动。1931年7月于家中病逝,年仅31岁。宋建谋,曾经是陵县第一个村党支部的书记(点击蓝字查看)
  • 宋建成,男,汉族,1913年5月出生,1941年11月参加革命,渤海军区教导第一旅三团战士,1942年7月在陵县辛安街战斗中牺牲。
  • 宋清瑞,男,汉族,1914年6月出生,1942年11月参加革命,渤海军区特务一团班长,1944年12月在商河徐太院战斗中牺牲。
  • 宋建丰,男,汉族,1917年9月出生,1942年11月参加革命,后编入华东野战军三纵四师十二团,任连长,1948年4月在潍县长山战斗中牺牲。
  • 宋建耀,男,汉族,1920年6月出生,1942年11月参加革命,德县魏集区区队排长,1944年7月在陵县殷庄战斗中牺牲。
  • 宋清辰,男,汉族,1924年4月出生,1943年11月参加革命,后编入华东野战军三纵四师十二团,任连长,1947年9月在邹平战斗中牺牲。
  • 宋建柱,男,汉族,1926年8月出生,1944年4月参加革命,1948年5月在泰安战斗中牺牲。
  • 宋建昌,男,汉族,1927年11月出生,1943年7月参加革命,胶东军区南海四军分区十三团战士,1945年11月在胶东战斗中牺牲。
  • 宋书香,男,汉族,1929年5月出生,1946年4月参加革命,后编入华东野战军十纵二十九师,1948年9月在济南战斗中牺牲。
  • 宋建阁,男,汉族,1929年7月出生,1946年4月参加革命,1948年12月在淮海战役徐州战斗中牺牲。
  • 宋清荣,男,汉族,1912年4月出生,1946年6月在解放德州战斗中被国民党炸断一条腿,二等甲级伤残军人。
  • 宋清秀,男,汉族,1920年出生,中共党员。抗日战争时期曾被日寇逮捕,坐老虎凳、灌辣椒水,逼他说出当地的共产党员和抗日团体,宋清秀不屈不挠,没有透露半点线索,后被八路军营救脱险。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无棣县法院院长、陵县民政局局长,2015年去世。
  • 库田芳,女,汉族,1928年9月出生,1946年8月人党,村妇女主任,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担任秘密情报员。
  • 宋德强,男,汉族,1986年5月出生,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硕士,现就职于北京航天五院514所产品事业部,副部长。
  • 宋莹莹,女,汉族,1990年2月出生,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现就职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海关。
  • 宋东芳,女,汉族,1990年8月出生,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现在陵城区人民检察院工作。
  • 宋博洋,男,汉族,1997年10月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宋姓女孩取名大全2021款免费,宋姓女孩起名萌一点的

宋集宋姓家堂

村庄传说

公元1276年,元攻南都,宋朝覆灭,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赵孟庐在雷州城与蒙古大军展开陆地上的最后一战,壮烈殉国。第二年春,南宋朝廷便在广东新会的崖门海战中彻底覆没。赵孟庐的弟弟赵孟廑死里逃生,带着其兄赵孟庐的两个儿子赵由旭、赵由昶和一个女儿,以及自己的四个儿子,昼伏夜行,躲过蒙古军队的搜捕,先逃到山西长子县,再逃到山东。后赵由旭隐迹于德州宋家道沟村(今宋集村),至时已属蒙古元朝天下,为避免灭门之祸,赵由旭隐姓埋名,以国号为姓,易赵为宋,称“赵宋”,宋集村宋氏家族延续至今已有二十六世。

宋氏四世祖宋性,为官一世清正廉洁,在德州大地广为传颂,从宋性去世后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每年一些开明人士都在过年时来到该村,在《宋公祠堂》献上整猪整羊等贡品,祭拜宋性,表达爱戴怀念之情。宋性子孙自古至今始终流传着每年春节,早晨吃了饺子后,人们到宋公祠堂,挂上宋性画像叩拜的风俗,所有成年男丁都在宋性墓前祭拜,鼓乐吹打,鞭炮齐鸣。之后在祖宗墓前按辈分大小,列队进行团拜。

村庄古迹

宋侍郎墓:宋公祠也叫“家庙”,原址位于村中心(现村委会处),其正中为大殿,两侧有东西厢房,大门面朝正南,大门两侧有跨耳房,均为古建筑样式,柱、梁、檩均为珍贵木种,古朴典雅。20世纪80年代,家庙被拆除,其木料运送至县城用于影剧院修缮。宋侍郎墓于2012年重修,现址位于村西南500米,马颊河东岸200米处。

宋姓女孩取名大全2021款免费,宋姓女孩起名萌一点的

尼姑庵庙台遗址:位于村南,其建筑现已荡然无存,仅有庙台仍在。

(材料提供:宋建东 宋开祥 宋书峰,如有遗漏或错误,欢迎留言补充指正。)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38624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kfy8.com/archives/24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