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①希言自然。②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③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意译】
①事物(因其内在有“信”而显得平和)少有自我表达,(而且能够长久,)这是合乎自然之道的。
②所以,飘忽不定的旋风刮不了一个早晨,骤然来去的骤雨也下不了一整天。是谁不让飘风和骤雨持久呢?是“不自生”的天地。连天地都不能(令“无信的风雨”)长久,何况于人呢?
③所以,(就“信”来说,)凡事依道而行的统治者,可以说他和“道”是同一的,(有“信”;)凡事依德而行的统治者,可以说他和“德”是同一的,(有“信”;)凡事从“失道失德”之后的“仁义礼”去作为的统治者,可以说他和“失”是同一的,(没有“信”。)与“道”同一的人,“道”也乐意得到(和成就)他;与“德”同一的人,“德”也乐意得到(和成就)他;与“失”同一的人,“失”也乐意得到他,(并给他带来社会失序和国家昏乱的恶劣结果。)因为他的“信”在人民那里是不足的,这又源于他治国理政时不讲“信”而“失道失德”了。(正所谓失者同于“失”,这样的统治者怎么能长久呢?)
【细读导语】
1、本章的中心思想是,从“信”的角度,论述凡事尊道贵德,就会与之同一,并会得到道和德的成就而取得良好的结果。
2、要十分清楚明白的是,本章的论述角度和主轴是“信”。这有赖于解读者坚信经典文本不会错、各章是有主轴和主旨的、以及老子论述的逻辑是自洽的!
怎么看出本章的主轴是“信”呢?联系全书,至少可以从四个地方看出来。一是本章最后一句,“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它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弄错地方呆在这里,是用以说明“失者同于失”的。二是反面例子“飘风骤雨”,确实因其无“信”而不能长久。三是“失”的说法,来自第三十八章,是指“失道失德”之后倡行的“仁义礼”,到最后是“忠信之薄”即“信不足”。而“信不足”又来自统治者“有不信”。可以说,统治者的“信”出问题,是社会失序和国家昏乱的源头。第四是验证,正因为有“信”是合乎自然之道的,才可以“希言”,才会长久。
【希言自然。】
我的翻译是:事物(因其内在有“信”而显得平和)少有自我表达,(而且能够长久,)这是合乎自然之道的。
我的翻译里有四个方面的内容:①信,②希言,③长久,④自然,分别对应的层面是,本质原因、外在表现、目标结果和根本道理。比原文多了两个内容,下面说一下我的理解。
理解“希言自然”的切入点,不在它的本身,而是在它之后有一句以“故”字打头的句子。因为“故”是总结的语意,要对前面的论述进行概括。而总结的方式是以举反面的例子来进行的,“飘风骤雨”因“无信”而不能“长久”。可见,老子在“故”字前后的论述逻辑是:因为“希言”和“自然”,所以才有内含“无信”和“不能长久”的反面例子。有人可能会问,怎么看出“飘风骤雨”里“无信”呢?从其特点和来自前面“细读导语”里谈到的对本章“信”之主轴的把握。因而,要准确理解“希言自然”,就得让它包含全部四个要点的内容,从而使前后语意通顺,逻辑契合。
第一个要点,“信”。本义是“真心诚意”!全书来看,老子正是从其本义来使用“信”字,是以“道”的高度论述“信”的。第二十一章说,“(道)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就是说,“精”是“道”的本质、精华,而“信”是“精”之一。
第二个要点,“希言”。就是言语稀少,罕有自我表达。《道德经》里与“希言”相关的说法还有,“贵言”、“不言”等。老子真正要表达的是,得道者因为具足“信”的内在本质而“贵言”、“希言”,甚至是“不言”!就是说,言而有信、不言而信的人,凡事真心诚意而处,没那么多自我维护的废话、假话,显得平和而从容。于是,修道的统治者要基于“信”而“贵言”和“行不言之教”。
老子在第六十三章说“轻诺必寡信”,这是反面的情形。轻诺就是多言,必然少有诚信之效,更是源于内在无“信”之本质。第五章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个论断就是把“多言”与“守中”对立起来,强调“慈、信、俭”等“中”的重要性。至于第八章“言善信”的说法,更是表明:治国理政要以“信”为言之宗;言而有信,自然不会多言以“自是、自伐”,是谓“希言、不言”。
第三个要点,“长久”。为什么要“希言”,因为“能够长久”。追求“长久”,是做事的目的,是本章论述的立足点,直接对应后面的“天地尚不能久”的说法。老子所处的时代,“多言数穷”者比比皆是,“轻诺寡信”而误国者更是层出不穷。因而,老子以“行不言之教”一刀切之,只要“不言”,就能取得立竿见影之效;而其深远的教诲是,凡事应以“信之道”,方能长久。这与本书的立足点是契合的,即合乎统治者长生久视的关切。
第四个要点,“自然”。“自然”就是没有人的参与,自动自发起作用。前面细读说过,“信”就是“道”,是“人身上本然具足的自然机制”。但是,现实里很多人的这种机制坏掉了,不会自动自发起作用。老子要统治者对治有问题的欲望和认知,重启“信的自然机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我的翻译是:所以,飘忽不定的旋风刮不了一个早晨,骤然来去的骤雨也下不了一整天。是谁不让飘风和骤雨持久呢?是“不自生”的天地。连天地都不能(令“无信的风雨”)长久,何况于人呢?
1、“故”,前面说了,起承前启后的作用,要特别留意。否则,其前后的内在联系就抓不住了,继而导致解读错误。
2、“飘”,本义是旋风。在古人的概念里,旋风、回风为飘。“骤”,本义是马奔驰。马跑得快,在人的面前奔驰而来或奔驰而去,就一阵子的事,叫做“骤”。有一个词,叫“骤然”,就是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出乎意料的情况。与“信”联系起来,这里讲的“飘风”,就是以其“飘忽不定”比拟它“无信”,因而持续不了一早晨;这里讲的“骤雨”,就是以其“骤然来去”比拟它“无信”,因而持续不了一整天。
3、“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说的是,“不自生”的天地不能令“无信的风雨”长久;象征的是,“无信”则“失道失德”,肯定不能长久。
4、很多人把“飘风骤雨”说成“狂风暴雨”,是不对的!其一,大家看,把篡改的概念再套回原句,明显不符合常识。“狂风”持续地吹,超过“一早晨”的多的是;而老子说,“飘风不终朝”,是准确的。“暴雨”持续地下,超过“一整天”的也不少;而老子说,“骤雨不终日”,再合适不过了。其二,篡改概念之后,论述的侧重点就变成了风雨的猛烈程度,并以此作为“不能长久”的原因;其实,老子所说的是飘忽不定的风和不期而至的雨,言下之意,它们没有(类似于“信风、梅雨”的)规律性,才是“不能长久”的根本原因。就算上升到治国理政的层面,如果只止于批评“暴政”,并不彻底。老子遣词造句,是极其讲究的,这里以精妙的比拟让修道的统治者领悟到“以信治国方能长久”的道理,是究竟之论。
【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我的翻译是:所以,(就“信”来说,)凡事依道而行的统治者,可以说他和“道”是同一的,(有“信”;)凡事依德而行的统治者,可以说他和“德”是同一的,(有“信”;)凡事从“失道失德”之后的“仁义礼”去作为的统治者,可以说他和“失”是同一的,(没有“信”。)
1、本章的主轴是“信”,那么,这一段的翻译就得加上“信”的角度和内容。
2、“故”的语意,是承接前面的比拟事例归结到人的身上来讲理。
3、老子在这里把“道、德、失”三者并列而论,有必要区分一下。相关的说法来源于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我是这样理解的,首先,宇宙的本源是绝对自然的,姑且称为“一级之道”,与之相合的“德”,叫“玄德”。其次,人天生就有主观认知能力,为了生活和生存,不得不参与到“自然的宇宙”之中,这也是“自然”的,姑且称为“二级之道”。与之相合的做法,老子称之为“失道而后德”。这是全书的主体内容。再次,人的欲望和认知出了问题,恣意而为,这时本然具足的“慈信俭”等机制和品行不再自动自发起作用,就是“失道失德”。
比拟来看,某人看到一株野花,出于真心诚意,没有去影响它。这叫“从事于道”,此时是“一级之道”和“玄德”。如果他把这株野花移栽到一个生态园里,真心养护,这叫“从事于德”,此时是“二级之道”和“德”。这是为人处事的底线。如果他把野花拿回家栽种在花盆里,这叫“从事于失(失道失德)”,此时尽管他用“仁义礼”的规范来养护,但还是“下德无德”。
注意,在这种语境里,有两级之“道”及与之相应的“上德”,有点复杂。我的处理方式是,语境并列而论的时候就跟着概念细分,否则,就笼统地称为“道”“德”。
4、从统治者的角度来看三种不同的境界。
其一,“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之前多次说过,“信”就是“道”。本句说的是,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任何事物,都应之以“自然之信(道)”,就是“人道(信)同一”的境界。
其二,“(从事于德者,)德者同于德。”合道之品行,就是“德”。前面细读也多次提到,作为机制的“道”和作为品行的“德”是一体的,只是观察的角度不同而已。本句说的是,凡事应之以“自然之信(德)”,就是“人德(信)同一”的境界。
其三,“(从事于失者,)失者同于失。”意思是,凡事应之以“失道失德(不信)”,其人就是“虚假仁义礼”的化身。
5、有人把“失”理解为“迷失”,也有人不知道“失”的来源,把它改为字形有点相似的“天”。此两者与“道、德”并列而论,逻辑混乱,语意不搭,读起来是别扭的。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我的翻译是:与“道”同一的人,“道”也乐意得到(和成就)他;与“德”同一的人,“德”也乐意得到(和成就)他;与“失”同一的人,“失”也乐意得到他,(并给他带来社会失序和国家昏乱的恶劣结果。)
这里说的是,三种不同境界的作为所得到的相应反馈。前者,“一级之道”的境界是极高的,达到的人微乎其微。次者,与二级之道相应的“德”的境界,是老子给出的为人处事的底线,是本书正向宣扬的重点。合并两级“道、德”的“乐得”反馈,就是修道的统治者凡事尊道贵德,为无为,则“无不治”;不与“道”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至于后者,“失道失德”的状况,是老子要统治者极力防范的,是本书的反面事例。一般的统治者做不到“无知无欲”,因而“不慈不信”,进而倡行“仁义礼”;于一再“失道失德”的过程中,人际的“信”随之递减到极其薄弱的程度,致使国家沦落到昏乱的地步。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我的翻译是:因为他的“信”在人民那里是不足的,这又源于他治国理政时不讲“信”而“失道失德”了。(正所谓失者同于“失”,这样的统治者怎么能长久呢?)
这句话放在最后,是对“失者之失”的说明,从属于本章的主轴。不仔细推敲的话,真的会觉得它很突兀,有的专家就认为它不该出现在这里,说是“疑为错简重出”。
这句话在第十七章也出现过,说的是,为什么百姓畏惧和轻侮第三第四等的统治者呢?因为这些下等的统治者在百姓那里“信不足”;为什么百姓感受到下等的统治者“信不足”呢?因为下等的统治者对百姓常有“不信”的事发生。而本章也是一样的逻辑,由于统治者“有不信”,因而“信不足”,可谓是“从事于失道失德”而成为“失者”,其结果是“失亦乐得之”,即社会失序和国家昏乱的不良结果必然找上门来。这是对“失者”最切中要害的警醒。怎么办?“失者”做到不“失”,真正回到“道、德”上,与之同一就行了。
【细读后语】
关于“希言自然”的理解,如能归到“信”的本质上,对比相关的流行解读,对《道德经》的理解会有一个跃升的。
大家看流行的翻译,“少施(或不言)政令不扰民是合乎自然的”。很多人就是这样认定“希言自然”是老子提倡治国理政时少说话、少施政令,甚至是不说话、不施政令。我想问的是,不言政令,如何治国?言了政令或多施政令,就一定扰民吗?要知道,治国离不开政令;而数量之“多少”,不能成为颁行政令的依据!老子既然以“道、德”为“经”,就不会教人计较一些末节的东西,而是极力强调“道、德”是治国理政的唯一依据和根本守则!
其实,老子针对的是“多言(数穷)”的现实,提出以“信”为本质的“希言”,是合乎自然之道的。放到教化的层面,统治者凡事出于真心诚意(信),自然不会为了私欲而多说话、乱施政令,也不会做单一价值的宣导等等,其结果自然不会扰民,更不会害民。在老子“不言之教”的主张里,“以道莅天下”时,统治者应该有一个以“信”为基础的自我修为,再经过长期潜移默化的教化过程,进而达至“我无为而民自化”的结果。
老子的名言,在表述上经常是从结果上对否定的句式和语意进行反转,是其语言特色;而其至理之处在于,强烈鲜明的现实针对性,是以“道”为本质前提的!是其理论价值。一些人一听到老子说“不言、希言、贵言”,就置所在章句的语境乃至全书的主旨要义而不顾,真的以为圣人要大家“少说”或“不说”为妙,或者要统治者“少施政令式”地“不作为”。类似这样表面化的理解和简单化的直译,无异于掏空了老子学说的智慧含量,拉低了老子思想的崇高境界;更严重的是,借文化圣人之名使一些消极偏颇的道理得以流行,是为误导。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kfy8.com/archives/26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