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文明村镇:永新环浒(石桥)尹氏源流考

一、永新县历史沿革

江西省文明村镇:永新环浒(石桥)尹氏源流考

永新县古称楚尾吴头,东汉建安九年(204年)建县,县名来源于《大学·礼记》,寓意为“日永月新”。

东汉末期,建安八年(203年),孙权分遣诸将讨豫章庐陵等郡“山越”,建安九年(204年),平庐陵“山越”,建安九年至二十年(204—215年)之间,分扬州庐陵郡,地置永新县,县治在今澧田镇南城中居村洲头和沙市镇汤排村下排交界的高洲。

永新县,隶属江西省吉安市,位于江西省的西部、罗霄山脉中部,毗邻湘东,南接井冈山市,西邻湖南省茶陵县,西北与萍乡市莲花县接壤,北毗安福县,东连吉安县,东南邻泰和县。全县面积2195平方千米,辖1个街道、10个镇、13个乡。 2021年末,永新县户籍人口52.36万人。

二、永新尹氏始祖及分布

最早迁入永新的是尹氏南派始祖尹忆之孙尹濯(zhào),居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为平南将军,改广州刺史,封鄱阳侯,留镇洪都(今江西南昌市),于五代十国后梁开平元年(907年),避地永新。其后裔徙居湖南攸县茶陵和江西泰和,后又从茶陵、泰和返迁永新,而世居永新(如烟阁竹山、才丰联合、在中苦竹坪、龙源口黄淇、龙门沙田尹姓)。

此后,尹氏北派始祖尹愔的后裔尹权(字仕宏),赠朝议郎,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徙居永新牛田富溪(今坳南乡牛田村富溪),后分衍多处(如才丰南株、澧田九西等尹姓)。

今永新尹姓人口约2.7万,居全县第5位。

三、永新环浒(石桥)尹氏

环浒,今称石桥,古称环浒,即江西永新县石桥镇石桥村

环浒,起源于宋淳祐年间(1241——1252年),永新胜业乡尹彦成公子孙十世念二公携其子叔甫乘舟到此打猎,宿舟于此。

因为猎狗呆在此地不走,父子俩看此地山清水秀,认定此处必是风水宝地,遂遵循“天意”,在此定居,坐南朝北、开基落业,枝繁叶茂,人才辈出。因村在水边,水在村中,“U型”又酷似“环”型,故取名“环浒”(明朝:称“还古【1】”)。

石桥村地处罗霄山脉井冈山下,永新至里陂公路穿越腹地,距县城10公里,国土面积3.6平方公里。

石桥村辖3个自然村10个村小组、382户1419人、35名党员,耕地923亩,林地4891亩。尹姓占92.74%龙姓占4.51%、袁姓2.33%、刘姓0.42%。

环浒有九十九栋祠堂、九十九口水塘和十八景之说。 一栋栋的祠堂,一口口的水塘,衬托出石桥村的古韵与灵性,古人的智慧与远见。

尹氏后裔各级地方官员、博士、研究生、工程师、作家、大学生等人才150余名。

一个以尹氏开基,客居龙氏、袁氏、刘氏的村落,石桥镇政府所在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中心。

2021年被列为江西省“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村、江西省第七届文明村镇和永新县12个红色名村。

尹氏在永新开基,其家族应追溯到北方。自少昊帝封支子般(pan)于尹城得姓以来,历经4400余年、140余世,由北向南大迁徙。

尹氏南北先祖思贞公始于泰州天水一脉,至唐朝中期,其子忆授饶州【2】(今江西鄱阳)江南西路安抚使。

朱温篡唐后,其嗣孙鄱阳侯尹濯避乱居永新,后葬于永新,成为尹氏“南派”在江西开基始祖,从此永新就有了尹氏家族。

五代后晋天福二年(937年),濯公孙司马球公也因避乱,携其三个儿子来到永新。

长子彦成,居永新胜业乡(今宁冈大陇,时属永新),次子彦当,居泰和洲尾,三子彦弼,居安福城北。

尹氏历经30世、780余年,枝繁叶茂,先祖用辛勤和汗水开辟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耕读传家不乏其人。

尹台(1508-1581),字崇基,号洞山,即洞山先生尹氏,江西永新人也。其取号以居左有石山空洞,故称洞山先生。著有《洞麓堂集》38卷,见《衡庐精舍稿》卷十一《宗伯尹洞山先生传》。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升为南京礼部尚书。

皇帝将尹台考中进士的对策与三鼎甲的对策一同刊刻行世,有阁臣、重臣拉拢他,他拒不往见。

任会试考官,其命题为皇帝常识,内阁首辅严嵩一再笼络他,他又拒绝。他为官一生,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光明磊落,不畏权势,不附言趋势,主纂《永新县志》,为后人作范本。

他是一位远见卓识政治家,又是一位著名的国学大师,造诣精深的文学家。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希望家乡建设好,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多出人才,曾到湖南岳麓书院、文定书院、甘泉书院讲学。回归故里,创建崇正书院并讲学。

万历九年(1581年)病故,享年73岁,明神宗下敕安葬。后人为其建“四贤祠”,与唐姚崇、宋刘沆、明刘定之齐名并称。?

在他影响下,石桥村文风昌盛。古有朝廷官员及文人学士300余人,今有原载全国小学《语文》通编教材课本第八册教科书《苦柚》作者尹风庭等各级官员、人才辈出、数不胜数。

尹继隆编写1851年《尹氏南北八修通谱》尹氏考略;清同治年间独自主修《永新县志》,他以个人的力量编纂县志,水平超过官修本,现存北京江西省图书馆。还有:尹洞麓堂家谱义例三卷 (清)尹继隆纂修,清同治六年(1867)刻本。清同治间尹继隆辑有《永新诗征》等

江西永新环浒尹氏家族从明朝的洞山公尹台到清朝的尹继隆,尹继美两兄弟共三百多年间,尹氏祖孙,父子,兄弟,叔侄之间代有贤哲,世擅诗文,他们所辑纂的著作有近三十部之多。

尹继隆所辑纂的《南岳二贤祠志》是为了追念先贤遗迹,南岳二贤祠为其先祖尹台买田并捐赀所建。

四、石桥传承红色革命基因

井冈山斗争时期,石桥镇的石桥、樟枧、合光睦堂水西等村组是湘赣省级机关重要驻地,石桥村还是红色村。

江西省文明村镇:永新环浒(石桥)尹氏源流考

毛泽东同志在石桥村住过三天三夜,通过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以一团之力,困敌11个团达20天之久——史称“永新困敌”的经典战例,

取得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反“围剿”全面胜利,创办了湘赣省红色石印局,石桥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扬帆起航,奋进新征程;铭记历史、不忘先辈。

石桥镇精心打造红色村史馆,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推进社会文明进步。

祝福石桥村(镇)明天更加美好!

欢迎大家来石桥村(镇)旅游观光。

江西省文明村镇:永新环浒(石桥)尹氏源流考

江西省文明村镇:永新环浒(石桥)尹氏源流考


注释:

【1】:环浒,还称“还(环)古”。明朝地理学家、文学家、探险家徐霞客在游记中记述:“余夙慕梅田之胜,亟索饭登崖,令舟子候于永新,余同静闻由还古(今石桥村)南行……”

【2】饶州:明清府名,府治鄱阳县。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鄱阳府为饶州府。饶州府管辖鄱阳、余干、万年、德兴、浮梁、乐平、余江七县,有“七县之会饶州府,景秀江南鱼米乡”的美誉。


来源:尹氏文化传媒

编辑:尹珺君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38624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kfy8.com/archives/3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