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一个好名字,意味着赋予事物一个承载意义、期望与身份的符号,并借此为其未来的发展铺设一条充满可能性的道路。它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种深远的祝福、一个无声的预言、一个身份认同的起点,其象征未来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承载期望与愿景: 个人: 父母给孩子取名,往往寄托着对孩子未来的期望(如“志远”、“嘉慧”、“安然”)、对品德的期许(如“仁杰”、“守信”、“思齐”)、对人生状态的祝愿(如“乐康”、“欣悦”、“安宁”)或对家族传承的延续(如特定的字辈、纪念先祖)。 企业/品牌: 一个好的公司或品牌名称,需要体现其核心价值(如“诚信”、“创新”)、市场定位(如“高端”、“亲民”)、行业特性(如“迅捷”、“稳健”)以及未来的发展蓝图(如“环球”、“未来”、“领航”)。 项目/活动: 名称需要清晰传达项目/活动的目标(如“曙光计划”、“春风行动”)、核心理念(如“和谐共生”、“智慧未来”)以及想要实现的积极影响。 2. 塑造第一印象与身份认同: 名字是“第一张名片”: 一个恰当、响亮、富有内涵的名字能迅速在他人心中建立积极的初步印象,激发好奇心和好感度。这为未来的互动和关系建立打下了基础。 定义身份核心: 名字是个人、组织或事物最核心的身份标识。它帮助确立“我是谁”、“我们代表什么”。一个强大的名字能强化内部成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也帮助外界快速理解其本质。 3. 蕴含潜力与可能性: “名正则言顺”: 一个寓意积极、方向明确的名字,仿佛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它像一个无形的灯塔,引导着个体或组织朝着名字所蕴含的美好愿景努力。 激发内在动力: 一个充满力量和希望的名字,本身就能对拥有者(人或组织)产生积极的暗示和心理激励,鼓励其努力去“配得上”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品质和未来。 4. 象征连接与传承: 连接过去与未来: 名字常常承载着历史(家族姓氏、文化典故)、当下(时代特征、父母心境)和对未来的展望。它像一个纽带,连接着起源和归宿。 建立情感纽带: 一个被用心赋予、饱含深情的名字,能建立起拥有者与命名者(如父母与孩子)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这份情感是未来关系的重要基石。 传承价值: 名字中蕴含的价值观(如勇敢、智慧、仁爱)或精神(如探索、坚韧、合作)是希望在未来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的。 5. 在市场中建立差异化与价值: 品牌资产的核心: 在商业领域,一个好的名字是品牌最核心的无形资产之一。它帮助在拥挤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建立独特的品牌形象,承载品牌承诺,并最终影响消费者未来的购买决策和忠诚度。一个有远见的名字能为品牌未来的价值增长奠定基础。 总结来说,“起一个好名字意味着什么,象征着未来”的核心在于: 意味着: 深思熟虑地注入期望、定义身份、赋予意义、建立连接、并期望其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助力。 象征着: 一个充满希望的起点、一个有待实现的蓝图、一种无形的引导力量、以及一份承载着祝福与责任的传承。 它是对未来潜力的一种具象化表达和积极召唤。 因此,起名绝非随意之举,而是一项面向未来的、充满创造力和责任感的仪式。一个好的名字,如同一颗精心挑选的种子,蕴含着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最终绽放出美好未来的无限可能。它既是当下的承诺,也是通往未来的第一声回响。

江西崇义组合拳助推乡村振兴,于都服装产业向数字化转型升级

记者 | 费耳

编辑 |

2022年6月29日,“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十周年”网络主题媒体采访团走进赣州市崇义县过埠镇梦想家园、横水镇左溪村、阳明寨景区,以及于都县江西卫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于都县FDC时尚产业综合体,了解两县在易地搬迁安置助推乡村振兴、文农旅深度融合助推乡村振兴及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方面的情况,探寻崇义县和于都县的高质量创新发展密码。

飞鸟阁、金虎、幸福柱、白鸟虎刺梅玉露,在崇义县横水镇左溪村的“初见多肉植物馆”,一个个多肉品种映入眼帘,长势喜人。多肉种养户、党员致富带头人周江福讲述,2021年11月,他从福建返乡创业,建起多肉种植大棚,目前已种植500余个品种,多通过微信、淘宝、抖音直播等方式销往各地,线下吸引当地游客旅游观光进行销售,年利润30万元左右。创业成功后不忘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周江福还将自己的经验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

在左溪村,当地还深入挖掘阳明文化的时代价值,以“生态+”多业融合理念,通过政府建设旅游公路等基础设施为杠杆,撬动社会资本、乡贤、群众资金4.8亿元,建设了依据史志资料原址复建的阳明寨,发展了阳明氧生谷特色康养、民宿等产业。

走进阳明寨景区核心板块之一的磐王寨绿林文化板块,磐王堡、花瓣吊篮民宿部落、黑虎岗、丛林穿越等“打卡地”处处体现融合的“商、养、研、闲、情、奇”旅游新“六要素”主题。去年国庆试营业期间,磐王寨日均接待游客4000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0万余元,是除上堡梯田景区之外,崇义全域旅游实现大丰收的另一网红景点。

另一边,距崇义县城13公里的过埠镇梦想家园社区,是过埠片区“五乡一镇”水上漂、深山移民、土坯房改造、地质灾害点、易地扶贫“五位一体”集中安置点,现有住房21栋664套、居民539户2189人,是崇义县最大的农村移民搬迁社区,开创了崇义农村社区建设先河。

过埠镇相关负责人告诉采访团,建设梦想家园便是要满足“搬得出、住的稳、能发展、可致富”的需求。安置点毗邻过埠工业园,搬迁户可选择就近在精亿LED灯饰厂、威骏无纺布厂等企业就业务工。镇里还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安置点的道路、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全面提升,社区内篮球场、健身小广场、文化小广场、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设计齐全,还修建了文体活动室、图书室、孝老食堂等功能区。“大家的幸福指数提高了。”该负责人称。

于都县纺织业的发展历程由来已久、源远流长,近几年由传统加工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有效实现了服装产业“裂变式”发展。29日下午,采访团走进于都县了解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方面的情况,

在由江西卫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主体投资的纺织科技产业园的纺纱车间,智能高速气流纺纺杯速度高达每分钟20万转,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气流纺纱机,也是目前江西省唯一拥有这套设备的棉纺企业。

该公司行政主管刘观秀告诉记者,他们计划建设20万锭智能环锭纺、5条智能高速气流纺和4条无纺布生产线,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40亿元,税收1.5亿元以上,项目同时具有补链条、智能化、产能大、建设快的特点。如智能化方面,全过程智能化生产,相比同等企业减少用工1100人;“建设快”方面,项目于2021年1月开工建设,当年8月实现部分投产,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入规,创造了同行业项目建设新速度。

距离卫棉纺织集团不到2公里,在面料交易内贸及跨境交易的B2B服务平台——于都-FDC时尚产业综合体,总经理刘沣浒忙着向来客介绍该综合体布局情况。

FDC时尚产业综合体涵盖面料交易和数据服务平台、数字化智能制造订单中心、专业的时尚发布平台等,汇集全球最大规模现货料样,形成线上线下、实体虚拟等多方位面料展示,提供买卖双方免费查询、交易、大数据等从设计生产到销售展示等一系列服务。

刘沣浒介绍,FDC时尚产业综合体是于都为了实现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而建设,现已成功举办包括第二届中国(赣州)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在内的11场次大型展会。通过产业数据化,及单品类中心工厂+卫星工厂模式,服务全市服装企业3000多家,促成258家企业洽谈合作,助力于都达成订单金额超100亿元。

记者从于都县有关方面了解到,作为赣州市“1+5+N”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核心县,于都坚持把纺织服装作为首位产业来抓,顺应数字经济新发展形势,推进纺织服装产业由传统加工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有效实现了服装产业“裂变式”发展。2021年,于都县纺织服装产业实现新增规上企业24家,全行业产值达602亿元。

“于都将力争在‘十四五’期末,实现纺织服装产业规上企业数达260家,全产业链产值达1000亿元,实现千亿产业的宏伟目标。”于都县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吴元介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38624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kfy8.com/archives/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