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的革命家们,在民族存亡之秋,不仅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在危难之际也不得不放下后代。
毛主席一生有10个子女,他们大都出生于战火纷繁的动荡年代。
毛家的子孙们,为了中国能得解放吃尽了苦头。
毛岸红,小名毛毛,是毛主席与杨开慧的长子,这是他老人家最疼爱的儿子之一。
他常说:“我的儿子叫小毛毛,比我多个毛,将来要比我强哦!”
1934年革命形势严峻至极,红军被迫北上长征。
贺子珍为了革命事业,不得不将两岁多点的儿子托付给毛泽覃、贺怡夫妇。
毛泽覃是毛主席的弟弟,贺怡是贺子珍的妹妹,贺子珍将孩子交给他们很是放心。
贺子珍知道毛主席对毛毛的爱惜,担心他看不得骨肉分离的情景。
于是她趁着毛主席在于都,悄悄地把孩子送去了毛泽覃那里。
毛主席回来得知此事后,罕见地对贺子珍发火道:“你哪怕让我再看一眼孩子也行!”
那一夜,毛主席一夜未眠。
次日警卫员在给他收拾桌子时,看见有张被泪水浸湿的纸,上面是毛主席反复写下的这几个字:英,青,龙,红。
在毛毛被送走以前,他的三个儿子杳无音信,如今小儿子也被迫离开身边,毛主席的心里像在滴血。
(一)舍小家,顾大家
1932年,贺子珍在福建长汀福音医院诞下一名男婴,生得端端正正,一脸福相。
毛主席抱在怀里爱不释手,斟酌半天,给他起名为毛岸红。
当时贺子珍身患疟疾,医生不建议贺子珍给孩子喂奶,于是毛主席就给孩子找了个奶妈。
奶妈是江西人,习惯把小孩子叫“毛毛”,毛主席夫妇也入乡随俗,认定了毛毛是毛岸红的乳名。
毛主席只要一有空闲,就会来奶妈这里看儿子,他双手从奶妈怀里接过毛毛,又亲又抱。
毛毛虽然还不会开口说话,可每次见到爸爸,都笑个不停。
活泼可爱的毛毛,为紧张严肃的战争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毛主席变得异常繁忙,每日早出晚归。
每当傍晚,毛毛都会坐在门栏上眺望远方,安静地等爸爸回来。
有时已经八九点了,毛主席还没开完会,毛毛的肚子都已经饿得咕噜咕噜叫了。
他还不顾妈妈吃饭的催促,奶声奶气地说:“我不饿,我要等爸爸回来一道吃。”
时值战乱年代,这样美好惬意的生活注定是短暂的。
长征即将开始,无数革命同志都把孩子留在了当地的老乡家里。
贺子珍也跟毛主席商量过毛毛的去处,她提议把毛毛送到毛泽覃那里。
毕竟,毛泽覃不参加长征要继续打游击,即使他照顾不上,也有贺怡帮着。
毛主席对此没有表态,只说让贺子珍自行定夺。
临别前,贺子珍剪开了自己的军服,把里面的棉絮掏出来,密密缝补给孩子做了件小棉袍。
她趁着毛主席去了于都,悄悄地将毛毛送到了毛泽覃那里。
毛主席回来后,还没进门,就察觉到了异样。
原先这个时候毛毛应该早早地在门口等候,再扑到他怀里让爸爸抱,可今天却不见毛毛的踪影。
毛主席进屋后看着掩面啜泣的贺子珍,明白了一切。
毛主席彻夜未眠,坐在昏暗的油灯前,一根根的抽着烟,一遍遍的写着英(狗),青(猪),龙(兔),红(猴)。
英、青、龙、红分别是毛主席的四个儿子,狗、猪、兔、猴则是他们的属相。
毛家的长子岸英,还有两个弟弟岸青和岸龙,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跟着母亲杨开慧去长沙避难。
不料,他们的行踪被湖南军阀何键知晓,何键带人抓捕了杨开慧和年仅8岁的毛岸英。
毛岸英眼睁睁地看着母亲被敌人打得体无完肤,可他却无能为力。
当军警问及杨开慧关于组织的信息时,她只有一句话:“你们要打就打,要杀就杀,要想从我的口里得到你们满意的东西,妄想”。
当敌人让杨开慧宣布与毛主席恩断义绝时,她斩钉截铁地说:“要我与毛主席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
1930年,29岁的杨开慧在浏阳识字岭英勇就义。
幸运的是,毛岸英被保释出狱,带着两个弟弟跟随外婆和舅妈,前往上海投奔毛泽民。
毛岸英一人带着两个弟弟就读于大同幼儿园,毛岸英本身是个孩子,却还要照顾两个孩子。
在战火纷繁的上海,小弟毛岸龙不幸失踪。
屋漏偏逢连夜雨,顾顺章又叛变革命,董健吾收养了无家可归的毛岸英和毛岸青。
只是1933年革命形势严峻,中央和上海断了联系,而董健吾又忙于公务,只能把他们交给妻子照料。
董健吾之妻生活的也是捉襟见肘,见瑞金迟迟不打款,她开始虐待毛家兄弟。
无可奈何的毛岸英只好带着弟弟去街头流浪,每天靠着好心人的施舍和翻垃圾箱果腹。
毛毛被送走时,正值岸龙失踪、毛主席联系不上岸英和岸青之际。
在我们看来,毛主席是领导中国人民翻身的伟大领袖,可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作为一名父亲,一次次地承受骨肉分离之痛,他的难过谁能知晓,他又该把心里的苦楚,诉说予谁。
前有追兵后有堵截,毛主席还要领导红军战士北上革命,他不能在大家面前展现出脆弱的一面,只好把对孩子们的思念都写在纸上。
(二)扑朔迷离,身份终成谜
毛泽覃留下游击,处境也十分危险。
他担心丧心病狂的白区党会把侄子当成人质,于是将毛毛放在了自己很信任的一个警卫员家里。
毛泽覃的保密意识很强,他没有向任何透露过毛毛的去向,即使贺怡都不知道。
然而,1935年4月国民党军队包围了毛泽覃所在的江西红林山区。
为了掩护战友撤退,毛泽覃选择殿后。
面对敌人的火力压制,毛泽覃没有一丝惧意,在一番殊死搏斗后,毛泽覃牺牲在了大山之中。
毛泽覃走了,毛毛的去处也成了谜团。
贺怡对此一直心怀愧疚,多年来四处探听毛毛的下落。
解放战争接近尾声之际,贺怡听说江西有户人家收养了一位革命后代,她兴冲冲地将消息告诉了住在香山的毛主席。
毛主席在听完贺怡对孩子体貌特征的描述后,表示这和自己记忆里的毛毛不相符。
不过贺怡仍然没有放弃,她又辗转奔赴江西吉安,继续打听毛毛的踪迹。
1949年11月21日,贺怡坐上了从赣南去吉安的车。
车辆行驶至丰塘桥一带时,发生了车祸,贺怡连同车上的几名乘客均当场遇难。
消息传回北京,毛主席长叹一声,他说:“不要再找了,就让孩子留在民间吧。”
住在上海的贺子珍思子心切,她并没有放弃寻找毛毛的脚步。
贺子珍以个人名义给时任江西省长写了封信,大体讲述了毛毛的成长经历,并请求省长一定要多费费心,帮忙找寻。
贺子珍为了革命放弃一切,省长怎会拒绝这个合理的请求。
省长点名让优抚处干部王家珍带头,成立工作小组,在江西全境找寻毛毛。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漫长的探寻,毛毛的事情终于有了眉目。
王家珍听说,朱盛苔和黄月英夫妇曾在1934年10月收养了一名红军留下的男孩。
因为是半道上捡来的,所以给他取名:朱道来。
王家珍立刻奔赴朱盛苔家,见到孩子的第一眼,王家珍就笃定这必是当年遗失的小毛毛。
他的眉宇之中透露着一股英气,像极了年轻时的毛主席。
王家珍给孩子拍了照片,又带他测了血型,一并上交给中组部。
中组部又将相关资料给了贺子珍,贺子珍通过血型比对,断定朱道来就是毛毛。
爱子心切的贺子珍,马上联系黄月英,请她尽快带着孩子来上海跟自己见面。
贺子珍见到朱道来的那一刻,浑身止不住的颤抖,她抱着朱道来声泪俱下的说:“毛毛,这
就是我的毛毛。”
随后,黄月英又从包里拿出了一件小棉袍,贺子珍双手接过激动得无以言表。
贺子珍又带着毛毛去医院做了更详尽的检查,结果显示毛毛与贺子珍有血缘关系。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孩子的失而复得让贺子珍兴奋不已,她更是对送毛毛来的黄月英以上宾之礼相待。
如今事情已经渐渐明晰,就等毛主席表态。
刘少奇和周总理在看了朱道来的照片后,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接着,他们又将照片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仔细端详了一番,没有传达明确的指示,却说了一句:“很像年轻时的毛泽覃。”
正当一切尘埃落定之际,南京的朱月倩却突然找到中组部,她表示朱道来是自己的孩子。
朱月倩是霍步青的遗孀,夫妻二人也都曾为革命做过突出的贡献。
朱月倩在1933年诞下一名男婴,她的孩子和毛毛一样,都是由福音医院的傅连璋所接生。
朱月倩因为身体虚弱,故而给孩子找了位奶妈,而奶妈正是朱道来的养母黄月倩。
朱月倩的态度十分决绝,她称如果不把孩子还给自己,就一头碰死在中组部门前。
毛主席下令让杨尚志亲自负责此案,并嘱咐他一定要秉公办事。
(三)但使红色江山在,子孙散尽有何如?
杨尚志分别与贺子珍,黄月英、朱月倩进行了多次交流。
当他问黄月英,孩子究竟是谁的,黄月英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主席的呀!”
朱道来也表示,贺子珍就是自己的生母。
杨尚志在请示毛主席后,决定将朱道来、黄月英、王家珍全部请来北京,让中组部亲自处理。
正当脉络渐渐清晰之际,朱月倩也来到了北京,她告诉杨尚志:“朱道来是我的孩子,你们必须还给我。”
事情瞬间变得棘手起来,就连周总理从中调停也无果。
不论是贺子珍还是朱月倩,她们都是伟大的母亲,对孩子的爱也是发自肺腑的。
考虑到不要伤及同志们的感情,毛主席表态道:“不管是谁的孩子,都是革命的后代,把他交给人民,交给组织吧。”
中组部副部长帅孟奇家里收养了很多烈士的遗孤,于是组织就把朱道来委托给了帅孟奇照顾。
这样一来,不论是贺子珍还是朱月倩,都能常常前去探望,孩子也不会因为这些事情而耽搁学习。
朱道来被安排进北京师大南二附中读书,他学习非常努力,直接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又分配至一家国防科研单位工作。
正当朱道来苦尽甘来,开启美好人生时,他却患上了肝癌,因抢救无效在1971年12月病故于南京。
其实,毛主席对朱道来的安排非常巧妙。
如果他把孩子分给贺子珍或朱月倩其中的任何一人,那么另一个就会备受打击。
如果从个人角度出发,哪个父亲不希望儿子能认祖归宗,可毛主席是一国之元首,他需要考虑的太多太多。
毛主席为了革命,也付出了太多。
他一生中共有10个孩子,除了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李讷,其余六个要么不幸夭折,要么音讯全无。
在毛毛出生前,毛主席与贺子珍还曾孕育了一名女婴,取名为毛金花。
毛金花刚刚降临人世,就因形势所迫,被送往老乡家中抚养。
待局势稍微稳定,贺子珍再去寻女,却被告知孩子因病离世。
在毛毛出生一年后,贺子珍再次分娩,只可惜因为早产,孩子都没能活到足月。
毛毛被送走后,毛主席贺子珍夫妇踏上长征之路,行走到贵州白苗族的一个村庄时,贺子珍再次分娩。
她都没来得及给孩子起名,就只得匆匆将他送到了当地老乡家里。
抵达陕北后,还没稳住脚步,贺子珍再次分娩,生下女儿李敏,小名娇娇,这是毛主席与贺子珍唯一活下来的孩子。
不久后,身怀六甲的贺子珍带着娇娇前往苏联,在那里,她又诞下男婴,取名廖瓦。
廖瓦乖巧懂事,像极了哥哥毛毛。
然而,厄运又一次降临。
廖瓦十个月大的时候,突然发起了高烧,因为医疗条件有限,未能得到很好的救治,不幸夭折。
毛主席的大半生是在革命斗争中度过,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丧子之痛中度过。
他万万没想到,新中国成立后,因为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的壮烈牺牲,他还要再经历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
谁的孩子不是父母的心头肉,若条件允许,哪个家长又愿意骨肉分离。
可毛主席是心系天下的英雄,这注定他必须在党的事业和后代之间做出取舍。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kfy8.com/archives/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