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似乎可以解释为宀(屋)中有玉也。那么宝的读音又是从何而来?《说文》:“寶,珍也。从宀从王从貝,缶聲。”也就是说,宝是从“缶”为声的。这是很奇怪的,为什么宝不读成贝或者玉,这样不是更直接吗?难道缶和宝之间有关系吗?
笔者认为是有的。我们来看“缶”字,“缶”和宝今天的读音不太一样了,但是上古时期是相近的。《说文》:“缶,瓦器。所以盛酒浆。” 缶就是一种密封性很好的容器,所以可以用来盛酒浆。
那么,缶(上古音pǐu)的音义继承的是什么?这里直接说结论,缶和包、保等字是同源的,缶就是一种包藏器,它的音义特意凸显的就是一种包藏、密闭性。宝之所以以缶为音义核心,就是指被人们包藏、保护,是人所珍爱之物,而宝字也有以保为声的异体字,保就是包护、爱护幼儿之义,它们之间一样是同源关系。
解释完宝再回到缶字,缶继承包、保(包藏,保护,密封)的音义,现在来看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我们就要谈到重要不重要的事儿上来。现代社会没有人会注意到容器的重要,我们拿着塑料瓶,用着骨瓷杯,谁会认为密封性是很重要的东西?它的“不重要”并不是真的不重要,而是因为技术进步导致的“不稀缺”。
然而对一个历史研究者而言,这是麻烦的,在我们技术昌明的时代,不久前重要的事现在都已经变得不重要了,而这些不重要就成为了认知的盲区。缶有包藏、密封的作用在古人眼里是很重要的,这意味着人有了可以简易制作的容器(陶器),有了密闭性强的容器,人类可以相当程度上储存水,远距离携带水,方便地烧煮食物等等。包藏、密封性如此重要,因此有了陶器技术后,还有学者想专门划分出一个陶器时代。
我们知道制陶、瓷器还有一个上釉的程序,现在我们以为这个步骤起到的是光亮、装饰表面的作用,其实在上釉技术发生时主要是从实用目的出发的。没有错,上釉其实是增加密闭性的一种方法,陶技术发展后,增加烧制温度、上釉等工序都可以增加对液体的密闭性(读者有兴趣可以找一些相关纪录片来看),大家也都知道,酒甚至比水更难储存,因为酒精更容易挥发。
最后我们看一下仰韶文化一种典型容器,“小口尖底瓶”,小口可以防止水分发散,为什么是尖底呢?
比较主流的看法是,这种形状用来取水比较容易,如下图:
另外一种看法是,这种细长型容器人或家畜背负运输起来更容易,尖底是便利手的持拿和倾倒,其实就是古代行路携带的“水壶”。(参看许进雄先生《小口尖底双系梳纹彩绘红陶瓶——水酒运输)。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kfy8.com/archives/6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