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明清北京城皇家西苑,人们可能知道,它指的就是西苑三海,即北海、中海和南海,其中北海已辟为公园对大众开放游览,而在中海和南海内的文物古迹人们则看不到。
或许,很多人还不知道,在北京城的另一座公园内却可以看到难得一见的皇家西苑建筑,这座公园就是陶然亭公园。
位于北京旧城西南一隅的陶然亭公园始建于一九五二年,因园内有清代古建筑陶然亭而得园名。陶然亭公园是一座融古典建筑与现代园艺为一体的、以突出中华民族“亭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文化名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云绘楼和清音在陶然亭公园内的位置
鲜为人知的是,在这座以各种亭建筑为主的公园里,还隐秘着两座皇家西苑建筑,它们是云绘楼和清音阁。
云绘楼和清音阁是一组建筑,位于陶然亭以西偏南约六十米处,与陶然亭隔水相望,从中央岛西南角走过公园西湖与南湖交界的云庵桥,便可去到华夏名亭园东侧、西湖南岸、南湖西岸的云绘楼和清音阁。

皇城西苑南海东岸的云绘楼和清音阁
云绘楼和清音阁这组楼阁是清代皇家西苑建筑,在清乾隆年间建于皇城西苑南海东岸,是当时皇帝临太液池观景赏月、写字绘画、吟诗作赋、消遣娱乐的近水楼阁。

皇城西苑南海东岸的云绘楼
乾隆皇帝曾作《云绘楼》诗一首:“棣通景物斗韶妍,又见鱼鳞皴远天。水墨丹青争献技,东皇宁许一家专。”
一九四九年北平和平解放时,云绘楼和清音阁饱经岁月沧桑,已是年久失修,建筑破旧不堪。一九五四年,这组古建筑被完整拆出、原貌迁建到陶然亭公园西南部原武家窑遗址上,为一九五二年兴建的陶然亭公园增添了一道亮丽景观。

清音阁西墙上的《迁建竣工题记》石刻
至今,人们仍然可以在清音阁的西墙上,看到一块《迁建竣工题记》石刻:“雲繪樓清音閣建築於清乾隆間(公元十八世紀),原在南海東岸,今移建於此。這是把古建築遷地重建的創舉。測量設計者,北京文物整理委員會;施工者,北京市建設局。全部保存原來形式及装飾。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八日鄭振鐸記。”题记中多有繁体字。文中“清乾隆間”是否为当时的习惯写法、还是少写了一个“年”字,不得而知。按现在的习惯,应为“清乾隆年間”。

云绘楼及其北侧的复式凉亭

云绘楼

清音阁及其东侧的复式凉亭

清音阁

云绘楼和清音阁的拐角连体复式凉亭
云绘楼和清音阁的风格和结构独具特色。云绘楼和清音阁是具有典型江南风格的一组楼阁,精致小巧,画檐雕梁,玲珑秀丽。云绘楼三层,坐西朝东,隔桥与陶然亭相对成景;清音阁两层,坐南面北,隔水与西湖北岸抱冰室(原为清代名臣张之洞的别墅)遥相呼应。两座建筑呈拐角型连体分布,双层彩绘游廊分别由云绘楼北面、清音阁向东面伸出,各自连接一座复式凉亭,这两座复式凉亭既甍(音朦,意屋脊)栋相连,又彼此独立面向不同的方向,浑然一体,珠连壁合,彰显出这组古建筑最显著的特征。

云绘楼内部陈设

云绘楼内字画
一九八四年,云绘楼和清音阁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二〇一四年十月,云绘楼和清音阁与公园内的慈悲庵、陶然亭一起进行了九个月的大修,恢复了建筑的历史风貌。从二〇一五年八月十三日起,云绘楼和清音阁正式迎接游客,人们首次可以近距离观赏清代光绪年间云绘楼的内部陈设和字画。
云绘楼和清音阁设计精巧,雍容华贵,巍峨壮观,气宇轩昂,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品。在林水之间点缀亭、台、楼、阁,使富有自然美的陶然亭公园更加清新秀丽。而云绘楼和清音阁在蓝天碧水、绿树红花的映衬之下,显得分外美艳。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kfy8.com/archives/7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