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开头的成语大全四个字?为开头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书信的别称类说

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我国是历史文化悠久的礼仪之邦,在古代,书信作为主要的通信方式,不仅传递着人们的思想情怀,同时也传达着国与国的文化信息。千百年来,书信在沟通信息、传达感情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在古代,“信”其实指信使——传送书札的人。现代我们所说的“信”,在古代叫“书”,指信札、函轧。简称“书信”为“信”,那是近代才有的事。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书写材料演变等原因,也留下了大量的关于书信的雅称、别称。兹作简要梳理。

1.书:是古代书信的最正宗、最通用的名称。如:《左传·昭公六年》:“叔向诒子产书……复书曰:若吾子之言。侨不才,不能及子孙,吾以救世也。”《韩非子·内储说下》:“宋石遗卫君书。”《汉书?苏武传》:“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汉乐府的诗篇《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唐朝 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朝 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宋朝 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手书”,是指亲手写的信。相对含有重视、真实非假冒等意味在内,所以常区别于一般书信别称。如:《汉书?薛宣传》:“冯翊敬重令,又念十金法重,不忍相暴章。故密以手书相晓,欲君自图进退。”

2.札:本义指古代书写用的小木片,引申指书信。“信札”“简札”“函札”“书札”等,都是书信的称呼。用“札”指代书信,最早出自《魏书·夏侯道迁传》:“道迁虽学不渊洽,而历览书史,闲习尺牍,札翰往还,甚有意理。”在当时的环境下,洛阳纸贵,大部分人书信基本上以竹片或丝帛写成,卷成一札密封传递。后来“札”泛指书信,笔记,公文等意义。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会面思来札,销魂逐去樯。”

3.简:本义指竹简,即古代用来书写文字的狭长竹片。另古代书写用的木片也统称为“简”。“简”后来引申泛指书籍,又转指书信。古时书、简并称,但书、简小有不同,“书”长短并宜,“简”则零篇寸擂为多。如:《汉书?薛宣传》:“宣考绩功课,简在两府,不敢过称以奸欺诬之罪。”唐朝 柳宗元《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辱致来简,受赐无量。”现代作家 郁达夫《送王余杞去黄山》:“平日懒得写信,所以在这一年之间,几乎只通了一两次短简。”

此外,“信简”“书简”“简书”“简牍”“简札”“简贴”“手简”“寸简”等都是书信的称呼。

魏晋以后,“简”也写作“柬”。帖”“请”“函”等都是书信的代称。

4.笺:同“牋”,本意是狭长的小竹片,也用来指代写给帝王或上位者的书信。如:奏笺、《答东阿王笺》。后泛化为一般书信的代称 。如:投笺、便笺、手笺、雅、彩笺等。

唐代才女薛涛在浣花溪畔发明的薛涛笺,相传是由“浣花溪的水,木芙蓉的皮,芙蓉花的汁”精制而成,原本专用写诗,后来用来写书信,连官方国札也在用,赏心悦目。

宋朝 苏易简《文房四谱·纸谱》:“蜀人造十色笺,凡十幅为一榻,……然逐幅于方版之上砑之。则隐起花木麟鸾,千状万态。”后人称彩笺为“鸾笺”,本此。这样,书信又多了一个别称:鸾笺。

5.素:本义指未经加工的细密的本色丝织品,古人用绢帛书写,故借以为书籍或信件的代称。用白绢或丝帛写成的书信统称为“尺素”“素书”,通常是小篇幅的。如: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唐代 张九龄《当涂界寄裴宣州》:“委曲风波事,难为尺素传。”(大意是个中详情之复杂,难以用小小的绢帛道明前因后果。)宋朝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宋朝 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唐朝 杜甫《暮秋遣兴呈苏涣侍御》诗:“久客多枉友朋书,素书—月凡一束。”

6.帖:古代写在帛上的信则称帖。《说文解字》:“帖,帛书署也。从巾、占声。”如:著名书法家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的一些杂帖,就是文字简短、情意隽永的书信作品。

7.翰:翰本指鸟羽,因古人用羽毛为笔,所以代称毛笔,进而引申为笔写的书面文字,亦多指书信。如:用“华翰”作为对他人来信的美称。宋代 叶适《赠徐灵渊》:“今日观来翰,如亲见古人。”

用翰字组成的书信别称还有:书翰(南朝·宋·鲍照《拟<青青陵上柏>》诗:“书翰幸闲暇,我酌子萦弦。”)、札翰(《魏书?夏侯道迁传》:“道迁虽学不渊洽,而历览书史,闲习尺牍,札翰往还,甚有意理。”)、筒翰(唐代李吉甫《编次郑钦悦辨大同古铭论》:“使至,忽辱简翰,用浣襟怀。”)、翰扎(宋朝 文莹《玉壶清话》:“(李建中)善翰札,行笔尤工。”)等。

8.函:信的封套叫做函,信一封叫一函,后用函代指信件。如:件、公、来函、便牍、札、柬等。

9.尺牍:指古人用于书写的长一尺的书简,故名尺牍,泛指书信。古代在纸张发明之前,用竹木或帛,制成尺把长的版面,用以书写记事,叙情表意,传递消息,因此有“尺牍”“尺素”“尺函”“尺笺”“尺翰”“尺书”“尺鲤”等多种称谓,其中以“尺牍”用的最早也最多,故借以为信件的代称。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论》:“缇萦通尺牍,父得以后宁。”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祢衡代书,亲疏得宜:斯又尺牍之偏才也。”唐朝 欧阳詹《送张尚书书》:“以尚书山容海纳,则自断于胸襟矣,岂在攸攸八行尺牍进退于人乎?”宋朝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七:“尝有应制科人成锐,集诗三篇,国子博士侯君以献于随,随览之,乃亲笔尺牍答侯君。”现代 刘师培《<文章学史>序》:“有由下告上之词,则为奏疏;有同辈相告之词,则为书启尺牍。”

10.锦字:即锦字书,多用以指妻子给丈夫的表达思念之情的书信,有时也指丈夫写给妻子的表达思念的情书。《晋书?窦滔妻苏氏传》载:“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惠,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放)流沙(沙漠),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三百四十字,文多不录。”后来就把妻子寄给丈夫的信称“锦字”。如:宋朝 如范成大《道中》诗:“客愁无锦字,乡信有灯花。”

锦字,也称“锦文”“锦书”“锦字书”“锦中书”。如:明朝 冯梦龙《挂枝儿?耐心》:“锦文织就,薄幸回颜。”(薄幸,犹冤家,旧时女子对意中人的呢称。)唐朝 刘兼《征妇怨》:“曾寄锦书无限意,塞鸿何事不归来。”宋朝 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宋朝 陆游《钗头凤》“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唐朝 李白久别离》诗:“别来几春末还家,玉窗又见樱桃花。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磋。”唐朝 耿湋(wei)《古意》诗:“叶下统窗银烛冷,含啼自草锦中书。”

11.八行书:旧时竖式信笺,信笺每页多为八行,所以称书信为“八行”或“八行书”。汉朝卓文君《怨郎诗》:“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 北齐 邢邰《齐韦道逊晚春宴》诗囚:“谁能干里外,独寄八行书。”清朝 李渔《意中缘?悟诈》:“八行代我传心事。”

12.鸿雁:鸿雁,鸿雁本是大型候鸟,因其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代指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记载苏武故事,言苏武被拘匈奴,牧羊于北海,后来汉朝廷要求匈奴放归苏武,匈奴谎称武已死。汉使则谓单于,汉皇在上林苑中,得雁,雁足上系着帛书,说苏武等在某泽中,单于只得放苏武归汉。于是,书信又有了“雁足”“雁帛”“雁书”“鸿书”“飞鸿”等代称。

如:唐朝 杜甫《天末怀李白》:“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南朝?梁?王僧孺 《咏捣衣》:“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唐朝 李绅 《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鱼肠雁足望缄封,地远三江岭万重。”唐朝 权德舆《寄李衡州》:“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衡阳雁足书。”/ 元朝 柳贯《舟中睡起》 :“江驿比来无雁帛,水乡随处有鱼罾。”明朝 王錂《春芜记·闺语》:“你好将雁帛传芳信,我自向鸳帷候报音。”/ 唐朝 王勃 《九日怀封元寂》:“今日龙山外,当忆雁书归。” 金朝 钱抱素 《台城路》:“碧云深处遥天暮,经年雁书沉影。” 清朝 李渔 《蜃中楼·传书》:“雁书寄到君前,我倩谁怜。”/ 清朝 袁枚 《奉和李雨村观察见寄原韵》:“访君恨乏葛陂龙,接得鸿书笑启封。”/ 唐朝 韩愈 《祭窦司业文》:“自视雏鷇,望君飞鸿,四十余年,事如梦中。”清朝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无端天外飞鸿到,传得家庭噩耗来。”

13.鱼书:代指书信。关于“鱼书”一词语形成的原由,众说纷坛。一种说法是,传说古代剖鲤鱼时,看见鱼肚里有书信。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另一种说法是古时用刻成鱼形的两块木板,一作底一作盖,把信夹在中间传递,所以称为双鲤或双鱼。还有一种说法是把书信结成鲤鱼形状的书信。明人杨慎所著《丹铅总录?双鲤》说:“古乐府诗:‘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中事,看取腹中书。’据此诗,古人尺素结为鲤鱼形,即缄也,非如今人用蜡。《文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即此事也。下云烹鱼得书,亦譬况之吉耳,非真烹也。”譬况即用近似事物比照说明之意。这一说否定了第一说。这是在词语形成的原由上,众说纷坛。但这些词语皆代称书信则无疑义。

鱼书、尺鲤、鲤鱼、鱼肠、鲤素、素鲤、鱼素、鱼中素、鱼缄、鱼信、鱼讯、鱼函、鱼封、文鳞、鳞素、锦鲤、锦素、锦鳞(书) 等,这些都是与“双鲤”、“双鱼”同源的书信别称。用例如:

唐代 韦皋《忆五箫》:“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秦。”/ 明朝 张煌言《祭建国公郑羽长鸿逵文》:“千里片鸿,经年尺鲤。”/ 唐朝 元稹《贻蜀·张校书元夫》:“劝君便是酬君爱,莫比寻常赠鲤鱼。”清朝 谭嗣同 《寄人五绝》:“鲤鱼三十六,江上报秋书。”/ 唐朝 李峤 《素》:“鱼肠远方至,雁足上林飞。”/ 宋代 刘才邵《清夜曲》:“门前溪水空粼粼,鲤素不传娇翠颦。”/ 唐朝 武元衡 《祭李吉甫文》:“风传丽句,缄开素鲤。金石相投,铿然在耳。”/元朝 方回 《赠吕肖卿》诗之三:“ 湓浦释鱼素, 阳山杳雁程。” 清朝 吴伟业 《送何蓉庵出守赣州》诗之四:“小字裁鱼素,长亭响鹿车。”/ 宋朝 晏几道蝶恋花》:“远水来从楼下路。过尽流波,未得鱼中素。”宋朝 蔡伸 《卜算子》:“望极锦中书,肠断鱼中素。”/ 元朝 张昱 《得朱桓编修海道之音》:“鱼缄尺素虽云密,事载空言始可怜。” 清朝 姚燮 《少年游》:“鱼缄雁蜡云千叠,望远总悠悠。”/ 唐朝 胡曾 《车遥遥》诗:“玉枕夜残鱼信绝,金鈿秋尽雁书遥。”/ 清朝 黄六鸿《福惠全书·禀启附·候杨提台》:“夙庇鹰扬,虔伸。”/ 清朝 宣鼎 《夜雨秋灯录·青天白日》:“遂掩襟往觇,锦袱也。中裹金玉钗钏,珠宝零星,媵以鱼函,折作方胜。”/ 宋朝 贺铸 《风流子》:“念北里音尘,鱼封永断,便桥烟雨,鹤表相望。”/ 唐朝 李商隐《题二首后重又戏赠任秀才》:“虚为错刀留远客,枉缘书札损文鳞。”/ 明朝 王世贞 《答徐文果》:“菰芦最深处,鳞素一堪凭。”/ 宋朝 李泳《贺新郎·感旧》:“彩舫凌波分飞后,别浦菱花自老,问锦鲤何时重到。”明朝 徐复祚《红梨记·忆友》:“就使裁书锦鲤,抒情陇梅。”/ 宋朝 蔡伸《卜算子》:“望极锦中书,肠断鱼中素。锦素沉沉两未期,鱼雁空相误。”/ 唐代 杜牧《春思》:“锦羽啼来久,锦鳞书未传。”后蜀 顾夐 《酒泉子》:“锦鳞无处传幽意,海燕兰堂春又去。”

另外,鱼雁:本是传信的使者,所谓“鱼雁传情”是也因以“鱼雁”为信的别称。如:元代 王修甫套曲[越调·斗鹌鹑][醉中天]:“海角天涯鱼雁疏,千里云山阻。”元代 白朴杂剧《裴少俊墙头马上》第三折[新水令]:“想父母关山途路远,鱼雁信音绝。”

鱼笺:鱼笺是鱼子笺的简称,用以代称书信。鱼子笺是唐代时四川产的一种纸,纸面呈霜粒状。因这种纸常常作书信用纸,所以代称书信。如:元代 任昱《寨儿令?书所见》曲:“碧波不寄鱼笺,翠衾寒犹带龙涎。”

14.青鸟书:青鸟,是传说中的神鸟。《山海经?西山经》中说,三危之山上住着三只青鸟,它们的主要任务是为西王母取食和送信。《艺文类聚》引旧题班固《汉武故事》说:“七月七日,上(指汉武帝)于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王母至,有两青鸟如乌,侠(夹)王母旁。”后人就称信使为“青鸟”或“青鸟使”,书信为“青鸟书”。如:王实甫《四块玉》套曲:“又不见青鸟书来,黄犬音乖。每日家病恹恹懒去傍妆台。”唐朝 李商隐更有“青鸟殷勤为探看”的名句。

15.犬书:即黄犬音,谓黄耳犬传递音信,借指家书。黄耳传书,典故出自《晋书?陆机传》:西晋文学家陆机是吴郡吴县(今上海松江)人。养有一个很好的狗,取名黄耳,他曾在当时的首都洛阳羁留,很久没有得到家信,十分惦念,一日他笑着对狗说:“我家绝无书信,你能送信不能?”黄耳摇尾作声,表示可以。于是陆机写信用竹简装,系到狗颈上。狗向南寻路到家,取了回信又送回洛阳。后来就用“黄耳”或“黄犬”代指信使,用“黄犬音”借指家信。 如:唐朝 李贺《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鹤病”即妻子生病。)元朝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不用黄犬音,难传红叶诗。”

16.竹报平安:比喻报平安的家信,简称“竹报”。出自唐代段成式《酉阳杂组续集?支植下》:“卫公(唐代宰相李德裕)言北都(太原)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主管寺内事务的僧人)每日竹报平安。”后来,就以“竹报平安”代称平安家信,简称“竹报”。如:宋朝 韩元吉《水调歌头?席上次韵王德和》:“无客问生死,有竹报平安。”又如:“竹报平安,不啻万金,战乱之中,尤其如是。”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38624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kfy8.com/archives/13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