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是山东淄川人,长期在靠近山东章丘的王村镇西铺村毕际有家教书,一生多次到过章丘,《和张邑侯过明水之作》、《女郎山》、长申地庄“浆水庙”《创修五圣祠碑记》等就是来章丘时的佳作,而在传世名著《聊斋志异》里更是有十二篇述及章丘的人和事,展示了一幅幅反映章丘人生活的众生相,对于我们了解明末清初的章丘社会人情提供了重要的文字材料,适补正史之阙,现将篇目一一列出,并不揣朴陋,聊述愚见,以博同好者一哂。
一、勇敢豪爽的章丘人
《好快刀》是《聊斋志异》中的一个短篇,全文仅101个字,却深刻反映出了明末官逼民反的社会背景和“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反抗意识,该篇全文如下:
明末,济属多盗。邑各置兵,捕得辄杀之。章丘盗尤多。有一兵佩刀甚利,杀辄导窾。一日,捕盗十余名,押赴市曹。内一盗识兵,逡巡告曰:“闻君刀最快,斩首无二割。求杀我!”兵曰:“诺。其谨依我,无离也。”盗从之刑处,出刀挥之,豁然头落。数步之外,犹圆转而大赞曰:“好快刀!”
“脑袋掉了碗大个疤”、“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位章丘人“饮刀成一快”的豪放精神体现了自古以来章丘人的英勇豪放和富于反抗的精神,我们仿佛看到了从《大东》和隋末长白山上走来的章丘人,蒲松龄通过这个短篇把章丘人的这种好汉情节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位章丘人慷慨赴死的精神不输于历史上任何一个壮士。
另外,这个故事也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张爱玲注《海上花》,引摩根《毛姆传》里的一段故事,毛姆参观法属奎安那的罪犯流放区,当地的死刑犯仍用断头台,听说有个医生曾要求一个斩犯断头后眨三下眼睛,但医生发誓说斩犯只眨了两下。
二、迂腐刚直又好面子的章丘书生
《狐联》为我们塑造了一位迂腐刚直的书生——焦生,小说中的石虹先生,想来也是当时章淄一带的名流,但他没有给我们留下片言只语, 其事迹已不可考,倒是沾了这位“不敢二色”的叔弟的光留下了名号,这位焦生的刚直迂腐与《聊斋志异》中其他色胆包天的书生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另类,请看:
焦生,章丘石虹先生之叔弟也。读书园中,宵分有二美人来,颜色双绝。一可十七八,一约十四五,抚几展笑。焦知其狐,正色拒之。长者曰:“君髯如戟,何无丈夫气?”焦曰:“仆生平不敢二色。”女笑曰:“迂哉!子尚守腐局耶?下元鬼神,凡事皆以黑为白,况床第间琐事乎?”焦又咄之。女知不可动,乃云:“君名下士,妾有一联,请为属对,能对我自去:戊戌同体,腹中止欠一点。”焦凝思不就。女笑曰:“名士固如此乎?我代对之可矣:己巳连踪,足下何不双挑。”一笑而去。
《盗户》后附的章丘秀才李生为对付刁民的勒索而不承认自己是秀才的故事,深刻反映了人治制度使人性扭曲的残酷幽默。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举直措诸罔,能使罔者直;举罔措诸直,能使直者罔”的“官风”对“民风”的影响。
章丘漕粮徭役,以及征收火耗;小民尝数倍于绅衿,故有田者争求托焉。虽于国无伤,而实于官橐有损。邑令钟,牒请厘弊,得可。初使自首。既而奸民以此要上,数十年鬻去之产,皆诬托诡挂,以讼售主。令悉左袒之。故良懦者多丧其产。有李生亦为某甲所讼,同赴质审。甲呼之“秀才”,李厉声争辩,不居秀才之名。喧不已。令诘左右,共指为真秀才,令问:“何故不承?”李曰:“秀才且置高阁,待争地后再作之不晚也。”
《颠道人》后附的章丘周生好面子,经常打肿脸充胖子,被淄川人殷文屏揶揄的故事,仿佛就是我们曾亲身经历过的一样。你看:
余乡殷生文屏,毕司农之妹夫也,为人玩世不恭。章丘有周生者,以寒贱起家,出必驾肩而行。亦与司农有瓜葛之旧。值太夫人寿,殷料其必来,先候于道,着猪皮靴,公服持手本。俟周至,鞠躬道左,唱曰:“淄川生员,接章丘生员!”周惭,下舆,略致数语而别。少间,同聚于司农之堂,冠裳满座,视其服色,无不窃笑;殷傲睨自若。既而筵终出门,各命舆马。殷亦大声呼:“殷老爷独龙车何在?”有二健仆,横扁杖于前,腾身跨之。致声拜谢,飞驰而去。殷亦仙人之亚也。”
《爱奴》篇后附的章丘朱生恨铁不成钢,致殴女家长的故事,一定让久在塾间的蒲老先生感到了一种痛快淋漓的发泄,《爱奴》中河间徐生受东家深情眷顾的故事,在某种程度上引起了“凄风苦雨冷私塾”的老蒲的心理极度不平衡。
章丘朱生,素刚鲠,设帐于某贡土家。每谴弟子,内辄遣婢为乞免,不听。一日,亲诣窗外,与朱关说。朱怒,执界方,大骂而出。妇惧而奔;朱迫之,自后横击臀股,锵然作皮肉声。令人笑绝!
《云萝公主》后附的李善迁和耿崧生两位书生在夫人的严格管教下,勤学成才,可谓是清代版的“筢耳朵”。
章丘李孝廉善迁,少倜傥不羁,丝竹词曲之属皆精之。两兄皆 登甲榜,而孝廉益佻脱。娶夫人谢,稍稍禁制之,遂亡去,三年不 返,遍觅不得,后得之临清勾栏中。家人入,见其南向坐,少姬十数 左右侍,盖皆学音艺而拜门墙者也。临行,积衣累笥,悉诸姬所贻。 既归,夫人闭置一室,投书满案,以长绳絷榻足,引其端自棂内出, 贯以巨铃,系诸厨下,凡有所需,则蹑绳,绳动铃响,则应之。夫人 躬设典肆,垂帘纳物而估其直,左持筹,右握管,老仆供奔走而已。 由此居积致富。每耻不及诸姒贵,锢闭三年,而孝廉捷,喜曰:“三 卵两成,吾以汝为*(左卵右段)矣,今亦尔耶!”
耿进士崧生,亦章丘人。夫人每以绩火佐读,绩者不辍,读者 不敢息也。或朋旧相诣,辄窃听之,论文则瀹茗作黍,若恣谐谑,则 恶声逐客矣。每试得平等,不敢入室门,超等,始笑逆之。设帐得 金,悉内献,丝毫不敢匿,故东主馈遗,恒面较锱铢。人或非笑之, 而不知其销算良难也。后为妇翁延教内弟。是年游泮,翁谢仪十 金,耿受盒返金。夫人知之曰:“彼虽至亲,然舌耕为何也?”追之返 而受之。耿不敢争,而心终歉焉,思暗偿之,于是每岁馆金,皆短其 数以报夫人。积二年余,得若干数。忽梦一人告之曰:“明日登高, 金数即满。”次日,试一临眺,果拾遗金;恰符缺数,遂偿岳。后成 进士,夫人犹呵谴之,耿曰:“今一行作吏,何得复尔?”夫人曰:“谚 云:‘水长则船亦高。’即为宰相,宁便大耶?”
《司札吏》后附的秀水王司直为牛首山一个玩世不恭的和尚出诗集,体现了章丘人的诙谐幽默,继承了自明代以来李开先搜罗市井艳词俚曲为集的传统,为研究民间“俗文化”提供了一手资料。
牛首山一僧,自名铁汉,又名铁屎。有诗四十首,见者无不绝倒。自镂印章二:一曰: “混帐行子”,一曰“老实泼皮”。秀水王司直梓其诗,名曰:《牛山四十屁》。款云: “混帐行子,老实泼皮放。”不必读其诗。标名已足解颐。
三、芸芸众生相
在《聊斋志异》中,记录了许多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奇闻轶事,三教九流无所不有,巫觋、渔夫、村妇、拜神的官僚,无不展示了那个时代的生活。
《乩仙》《龙》《雹神》正是反映了这样一个群体的奇异故事,至于事情的真实性是不必去考证的,世间以讹传讹的事多类此,较起真来,倒显得自己傻了,因此,当作一则则社会新闻姑妄听之,会给我们平静的生活带来些许的遐想。
有了《乩仙》中“羊脂白玉天,猪血红泥地”的对联,我曾到旧章丘城南去寻过这块地方,也许是没找对地方,一直没有找到,成了我在一中读书时的一大憾事。
章丘米步云,善以乩卜。每同人雅集,辄召仙相与赓和。一日友人见天上微云,得句,请以属对,曰:“羊脂白玉天。”乩批云:“问城南老董。”众疑其妄。后以故偶适城南,至一处,土如丹砂,异之。见一叟牧豕其侧,因问之。叟曰:“此猪血红泥地也。”忽忆乩词,大骇。问其姓,答云:“我老董也。”属对不奇,而预知遇城南老董,斯亦神矣!(《乩仙》)
民间常有一些离奇的故事,村里的老人讲起来头头是道,有名有姓,下面这则小故事发生在章丘的小相公庄,不知现在到那里去,还能不能听到这个故事,如果有的话,可能还会知道这位民妇的后代是谁呢。
章丘小相公庄,有民妇适野,值大风,尘沙扑面。觉一目眯,如含麦芒,揉之吹之,迄不愈。启脸而审视之,睛固无恙,但有赤线蜿蜒于肉分。或曰:“此蛰龙也。”妇忧惧待死。积三月余,天暴雨,忽巨霆一声,裂眦而去,妇无少损。(《龙》)
相邻的几个县自古以来就有互相编排取笑揶揄的传统,淄博流传着笑话章丘人的“段子”,章丘也流传着许多笑话淄博人的“段子”,下面这个段子可能就是蒲松龄杜撰出来,不见得有什么恶意,只是要表达章丘人沾了淄博人的光,曾受淄博人庇护,让章丘人感恩的意思。
王公筠苍,莅任楚中。拟登龙虎山谒天师。及湖,甫登舟,即有一人驾小艇来,使舟中人为通。公见之,貌修伟。怀中出天师刺,曰:“闻驺从将临,先遣负弩。”公讶其预知,益神之,诚意而往。天师治具相款。其服役者,衣冠须鬣,多不类常人。前使者亦侍其侧。少间,向天师细语。天师谓公曰:“此先生同乡,不之识耶?”公问之。曰:“此即世所传雹神李左车也。”公愕然改容。天师曰:“适言奉旨雨雹,故告辞耳。”公问:“何处?”曰:“章丘。”公以接壤关切,离席乞免。天师曰:“此上帝玉敕,雹有额数,何能相徇?”公哀不已。天师垂思良久,乃顾而嘱曰:“其多降山谷,勿伤禾稼可也。”又嘱: “贵客在坐,文去勿武。”神出,至庭中,忽足下生烟,氤氲匝地。俄延逾刻,极力腾起,才高于庭树;又起,高于楼阁。霹雳一声,向北飞去,屋宇震动,筵器摆簸。公骇曰:“去乃作雷霆耶!”天师曰:“适戒之,所以迟迟;不然,平地一声,便逝去矣。”公别归,志其月日,遣人问章丘。是日果大雨雹,沟渠皆满,而田中仅数枚焉。(《雹神》)
《王六郎》讲述的是一个好人有好报的故事,一个姓许的渔民因在河上打鱼喝酒时,经常洒一杯祭奠淹死的鬼魂,后来鬼魂王六郎就为他驱鱼报恩,两人成了好朋友。在后来王六郎一念之仁放走了一个抱孩子的替死鬼,被上帝查知,派往招远县的邬镇做土地神,临走前嘱咐渔夫前去探望。后来,渔夫就去了邬镇,那个地方的人得到神的梦谕,送了大量的钱物给这个渔夫,让他过上了幸福生活。在那篇故事的结尾处,蒲松龄说王六郎当土地神的地方“或言即章丘石坑庄。未知孰是?”我常想,这个章丘的石坑庄到底在哪里?翻遍章丘的村庄名录,未见有此村,因名思义,“石坑”即是“石匣”,章丘有两个石匣村,一在官庄乡,一在垛庄镇,几次想实地考察以解《聊斋志异》中的这个谜团,都因诸事缠身,未能成行,望有兴趣者从传说、民俗中证之。
四、勇于探险的章丘人
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是人类的天性,因此许多人冒着生命危险去高山、沙漠、丛林、密洞探险,《聊斋志异.查牙山洞》就记述了一个探险故事,虽然有很多人说章丘并无此洞,但天地之大,无奇不有!我相信,那个洞就在那里,只是我们无缘见到,也许哪一天我们会与它不期而遇,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呢!
章丘查牙山,有石窟如井,深数尺许。北壁有洞门,伏而引领望见之。会近村数辈,九日登临饮其处,共谋入探之。三人受灯,缒而下。洞高敞与夏屋等,入数武稍狭,即忽见底。底际一窦,蛇行可入。烛之,漆漆然暗深不测。
两人馁而却退;一人夺火而嗤之,锐身塞而进。幸隘处仅厚于堵,即又顿高顿阔,乃立,乃行。顶上石参差危耸,将坠不坠。两壁嶙嶙峋峋然,类寺庙中塑,都成鸟兽人鬼形:鸟若飞,兽若走,人若坐若立,鬼魅魍魉,示现忿怒;奇奇怪怪,类多丑少妍。心凛然作怖畏。喜径夷,无少陂。逡巡几百步,西壁开石室,门左一怪石,鬼面人身而立,目怒口箕张,齿舌狞恶,左手作拳触腰际,右手叉五指欲扑人。心大恐,毛森森以立。遥望门中有爇灰,知有人曾至者,胆乃稍壮,强入之。见地上列碗盏,泥垢其中,然皆近今物,非古窑也。旁置锡壶四,心利之,解带缚项系腰间。即又旁瞩,一尸卧西隅,两肱及股四布以横。骇极。渐审之,足蹑锐履,梅花刻底犹存,知是少妇。人不知何里,毙不知何年。衣色黯败,莫辨青红;发蓬蓬,似筐许乱丝粘着髑髅上;目、鼻孔各二,瓠犀两行白巉巉,意是口也。有想首颠当有金珠饰,以火近脑,似有口气嘘灯,灯摇摇无定,焰纁黄,衣动掀掀。复大惧,手摇颤。灯顿灭。忆路急奔,不敢手索壁,恐触鬼者物也。头触石,仆,即复起;冷湿浸颔颊,知是血,不觉痛,抑不敢呻;坌息奔至窦,方将伏,似有人捉发住,晕然遂绝。众坐井上俟久,疑之,又缒二人下。探身入窦,见发罥石上,血淫淫已僵。二人失色,不敢入,坐愁叹。俄井上又使二人下;中有勇者,始健进,曳之以出。置山上,半日方醒,言之缕缕。所恨未穷其底;极穷之,必更有佳境。后章令闻之,以丸泥封窦,不可复入矣。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是通过文学作品来了解外部世界的,比如姚鼐的《登泰山记》、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都是宣传泰山和泉城的最好广告。《聊斋志异》作为一部文学名著,在广为流传的同时,也宣传了章丘。笔者殷切地期望有诸如《闯关东》等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来宣传章丘,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进一步挖掘反映当地人文历史文献,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智力支撑。
壹点号 悠然箭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kfy8.com/archives/18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