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超 李町 梁永林 甘肃中医药大学
说起闻诊,其实我们并不陌生。当亲朋好友相见开口寒暄时,如对方说话声音重浊,“声如从瓮中出”,我们一般会随之关切地询问:“是受凉感冒了吗?”这其实就是通过闻诊来诊察疾病。
所谓闻诊,就是指中医医生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诊察疾病的方法。听声音包括诊察患者的呼吸、语言、咳嗽、心音、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呵欠、肠鸣等各种声音。嗅气味包括嗅病体发出的异常气味、排出物的气味及病室的气味。
闻而知其源
《难经·六十一难》曰:“闻而知之谓之圣。”闻诊作为中医四诊之一,在中医诊断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自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中已有关于闻诊的相关记载。《说文解字》言:“闻,知闻也。从耳门声。”说明了“闻”的概念在早期只局限于听觉。《难经》将“闻而知之”解释为“闻其五音,以别其病”,也印证了这一点。《难经》中的部分段落虽记载了嗅闻气味可以诊病,但当时并未将嗅气味作为闻诊的内容。明代《医学研悦》明确提出“闻诊”一词,但仍局限于“声诊”。直至清朝中期,《重庆堂随笔》中才明确指出闻诊包括听诊和嗅诊二项,认为“故闻字虽从耳,而四诊之闻,不专主于听声也……凡入病室,五官皆宜并用”,并延续至今。
诊而晓其理
司外揣内是中医诊断学的原理之一。中医认为,“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可见内外相袭,表里相连,人体内在脏象功能病变的征象会映照于外,闻诊充分体现了这个道理。
闻诊包括耳听和鼻嗅两个方面,声音和气味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内部脏腑的病变,所以通过闻其音、嗅其味便可推断病位、病性等。《黄帝内经》将角徵宫商羽五音、呼笑歌哭呻五声配属于肝心脾肺肾五脏,也说明音声表现于外,可以反映内在的脏腑活动。
《难经·四十九难》中言“何以知伤暑得之?然:当恶臭。何以言之?心主臭,自入为焦臭,入脾为香臭,入肝为臊臭,入肾为腐臭,入肺为腥臭。故知心病伤暑得之,当恶臭。”可见当时已将嗅闻气味变化作为诊断伤暑的重要指标之一。
听声寻其疾
人在正常生理状态之下发出的声音称为“常声”,具有发声自然、音调和畅、言语清晰、应答自如等特点。由于人们性别、年龄、体质等差异,使得每个人的声音不尽相同,男性多声低而浊,女性多声高而清。声音发出与肺、心、肾三脏有密切的关系,主要是通过气的活动,在喉、会厌、齿、舌、唇、鼻等多个器官的协调配合下完成。医生通过听患者的语声、鼻鼾、呻吟、呼叫、呵欠、太息等异常声音及语言的异常变化,可以判断证候的寒热虚实和患者的神志状态。一般而言,若患者发声高亢有力,声音连续多言,属实证、热证、阳证;发声低微细弱,声音断续懒言,为虚证、寒证、阴证。
以生活中常见病症——咳嗽为例:若干咳无痰,多属燥热、火热咳嗽;咳声嘶哑、干咳少痰,同时伴有潮热、咽干症状,多属肺阴虚;咳声紧闷、痰白量多易咯出者,多为寒咳、湿咳或痰饮;若咳声有力兼黄黏痰,多为外感风热;若痰白清稀流涕,多为外感风寒;若咳声低微、无力作咳,兼气促、自汗者,属肺气虚。此外,若咳声阵发,发则连声不绝,终止时似鸟叫,称为“顿咳”,又称“百日咳”,常见于小儿,多属肺实;若咳声如犬吠,兼见喉间不易剥去的白膜,称为“白喉”,多属肺肾阴虚。
嗅味辨其病
临床闻诊之中,嗅气味主要包括闻病体和病室的异常气味。
病体气味包括人的口气、汗气等。就口气而论,普通人口腔之内一般没有特殊气味,若出现口臭,多与胃热、食积、口腔不洁、消化不良等因素有关。如口有酸臭味,伴食欲不佳,说明胃有食积;口有臭秽之气,常为胃热之证;口有腐臭气,多为内有溃腐疮疡。
病室气味主要来自于患者的分泌物或排出物等。若咳吐浊痰或脓血,散发腥臭之味,多属肺痈;二便或经带有臭味者多属热证,有腥味者多属寒证;若病室之中有腐臭或尸臭之味,则说明该患者脏腑败坏,病情危重。另外,一些特殊气味同样要引起重视,氨味多见于水肿晚期患者,烂苹果样气味多见于消渴病。
闻其音声、嗅其气味便知晓疾病之所在,可见闻诊之妙。虽然闻诊对判断疾病的病位、病性及预后有重要作用,但疾病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疾病临床表现千变万化,仅以闻诊这单一诊法进行诊察,有悖于中医整体观念的思想,还可能导致辨证不准。所以为尽可能详尽了解病情,确保病情资料的准确全面,必须将所有诊法相结合,做到望时有闻,闻时有问,问时有切,只有真正四诊合参,综合考察患者病情,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kfy8.com/archives/25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