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一个好名字,意味着赋予事物一个承载意义、期望与身份的符号,并借此为其未来的发展铺设一条充满可能性的道路。它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种深远的祝福、一个无声的预言、一个身份认同的起点,其象征未来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承载期望与愿景: 个人: 父母给孩子取名,往往寄托着对孩子未来的期望(如“志远”、“嘉慧”、“安然”)、对品德的期许(如“仁杰”、“守信”、“思齐”)、对人生状态的祝愿(如“乐康”、“欣悦”、“安宁”)或对家族传承的延续(如特定的字辈、纪念先祖)。 企业/品牌: 一个好的公司或品牌名称,需要体现其核心价值(如“诚信”、“创新”)、市场定位(如“高端”、“亲民”)、行业特性(如“迅捷”、“稳健”)以及未来的发展蓝图(如“环球”、“未来”、“领航”)。 项目/活动: 名称需要清晰传达项目/活动的目标(如“曙光计划”、“春风行动”)、核心理念(如“和谐共生”、“智慧未来”)以及想要实现的积极影响。 2. 塑造第一印象与身份认同: 名字是“第一张名片”: 一个恰当、响亮、富有内涵的名字能迅速在他人心中建立积极的初步印象,激发好奇心和好感度。这为未来的互动和关系建立打下了基础。 定义身份核心: 名字是个人、组织或事物最核心的身份标识。它帮助确立“我是谁”、“我们代表什么”。一个强大的名字能强化内部成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也帮助外界快速理解其本质。 3. 蕴含潜力与可能性: “名正则言顺”: 一个寓意积极、方向明确的名字,仿佛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它像一个无形的灯塔,引导着个体或组织朝着名字所蕴含的美好愿景努力。 激发内在动力: 一个充满力量和希望的名字,本身就能对拥有者(人或组织)产生积极的暗示和心理激励,鼓励其努力去“配得上”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品质和未来。 4. 象征连接与传承: 连接过去与未来: 名字常常承载着历史(家族姓氏、文化典故)、当下(时代特征、父母心境)和对未来的展望。它像一个纽带,连接着起源和归宿。 建立情感纽带: 一个被用心赋予、饱含深情的名字,能建立起拥有者与命名者(如父母与孩子)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这份情感是未来关系的重要基石。 传承价值: 名字中蕴含的价值观(如勇敢、智慧、仁爱)或精神(如探索、坚韧、合作)是希望在未来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的。 5. 在市场中建立差异化与价值: 品牌资产的核心: 在商业领域,一个好的名字是品牌最核心的无形资产之一。它帮助在拥挤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建立独特的品牌形象,承载品牌承诺,并最终影响消费者未来的购买决策和忠诚度。一个有远见的名字能为品牌未来的价值增长奠定基础。 总结来说,“起一个好名字意味着什么,象征着未来”的核心在于: 意味着: 深思熟虑地注入期望、定义身份、赋予意义、建立连接、并期望其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助力。 象征着: 一个充满希望的起点、一个有待实现的蓝图、一种无形的引导力量、以及一份承载着祝福与责任的传承。 它是对未来潜力的一种具象化表达和积极召唤。 因此,起名绝非随意之举,而是一项面向未来的、充满创造力和责任感的仪式。一个好的名字,如同一颗精心挑选的种子,蕴含着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最终绽放出美好未来的无限可能。它既是当下的承诺,也是通往未来的第一声回响。

勿为求名交“智商税”

如今,许多所谓的“大师”纷纷做起了线上生意,为新生儿提供算运势、算名字等服务,还有人打出了国学旗号。通过生辰八字、五行、三才五格“算”出的名字,能行吗?家长发现,这里面的套路不少,大师不一样话术却一样,有家长“等了三天起的名字没一个能用”。

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对于孩子起名的看重,其实是我们的一个重要文化传统。在很多国人看来,给孩子起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孩子的名字就应该有着美好的寓意,并能够承载父母的期待。比如,在传统社会,会有很多家长专门找有学识或者是德高望重的长者给自己孩子起名。在一定程度上说,如今一些新生儿父母在网上找“大师”支招,不过也是基于同样的需求。网络上形形色色的“起名生意”,抓住的也正是大众的这种心理。

不惜花钱在网上找“大师”,这里面所反映出的中国家长在孩子起名上的“慎重”与“在乎”,不应该被苛责。但也要看到,囿于巨大的信息不对称,这些网络上的所谓“大师”,其真实身份以及学识水平,都存在着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必须要多份警惕,更不该轻易迷信“大师”。事实上,有不少家长发现,花高价好不容易等来“大师”所起的名字,结果往往不过依然是一些“烂大街”的“网红”名字,并无甚特别。甚至,不同的“大师”所给出的话术都一致。这样的现实显然提醒家长们,切勿因为求好名心切而交了智商税。

家长重视给孩子起名,也渴望给孩子起一个好名字,这种心理当然可以理解。但是,名字毕竟只是一个符号,抱着平常心来看待起名,反而可能会少很多不必要的烦恼。一方面,给孩子起名理应避免被各种迷信所误导。像有些人将孩子的名字上升到个人命运的高度,由此就往往因为重视过度,而给起名添加诸多不必要的考量因素。像一些家长不仅参考孩子五行、生辰八字,还要结合星座等,如此自然就容易陷入庸人自扰的困境之中。

另一方面,给孩子起名不应该过于追求独特和所谓的创意。近年来,不少雷同的“网红”名字,确实引发了很多人的吐槽和调侃。但换个角度,我们其实会发现,每个时代的起名,其实都很难完全避开时代背景。如果为了避免雷同,就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味执着于创意、标新立异,效果同样未必好。其实,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名字的创意是有了,但往往容易引发争议,甚至给孩子带来现实困扰。这样的起名,更像是父母追求自我的满足,而未必真的是为孩子好。

必须接受的一个事实是,到底何谓好名字,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因为不同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同,对名字意义的重视程度也不同,就完全会有不一样的认知和答案。所以,与其过于追求完美,更应该注意的可能是去避开一些显而易见的误区。如要尽量避开生僻字以及谐音等,因为这可能直接影响到名字的“使用功能”。而在此基础上,怀着平常心,遵循自己内心的期许给孩子起名,多一点返璞归真、化繁为简的思维,就不太可能错到哪去。从另一角度看,相对于找所谓的“大师”支招,将起名的重任交给陌生人,为人父母自己给孩子起名,难道不是一种更具纪念意义和情感联结意义的方式吗?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中国教育报》2022年06月16日第2版

作者:朱昌俊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38624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kfy8.com/archives/8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