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字五行属什么名字(继字五行属什么和意义)

重黎,作为上古时代的两位大神,在他们身上有着浓厚的巫楚文化色彩。

比如在说在国语记载中,少昊氏之末,民神杂糅,颛顼令重司天以属神,令黎司地以属民,绝天地通,使人神各安其序。

而关于重黎最著名的神话传说,当属重黎大战共工这个传说。

当然,可能有同学问了,大战共工的不是祝融嘛,和重黎有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要说简单也简单,要说复杂也复杂。

关于重黎出现的最早时间,要追溯到少昊时期。在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记载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該.曰修.曰熙.實能金.木及水.使重為句芒.該為蓐收.修及熙為玄冥.世不失職.遂濟窮桑.此其三祀也.顓頊氏有子曰犂.為祝融.

简单来说,就是少昊氏有四叔。当然这四叔并非是现在的二叔三叔四叔的意思,而是指兄弟,或者儿子的意思,通常指未继位的嫡系王子。

这少昊氏有四个亲生兄弟或者儿子,名字叫做重,该(亥),修,熙。其中重为木正,该为金正,修与熙为水正,世代分别掌管农耕,秋收,与水利,颛顼有个后代名为犁(黎),因为光明伟大正确,则被誉为祝融。

在这里解释一下“木正”的意思,木正换成现在的说法,就是农业部部长之职。在木正之下,又设有四个副手,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分别负责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立春立夏、立冬立秋。

而这一机构到了颛顼执政时期,又重新进行了改编,将农业部分成了具体的两个行政部门。

一个部门以“重氏”为首,依旧负责对春秋等时节的分辨,以来指导农业生产。

而另一个部门则以颛顼一族的犁(黎)为首,这个部门就负责具体的农业生产。于是,重黎两族就此掌控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成为了当世最为显赫的家族,到了帝喾时期,黎氏更被任命为火正,被誉为祝融。

可以说,黎氏一族在帝喾之时到达了权势的鼎峰,但也就在帝喾之时,重黎两大家族却遭到了灭顶之灾,一直到帝尧时期才重新复兴起来。

关于这场灭顶之灾,在先秦书籍中未有所记载,只有在史记楚世家一篇中,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

如果按照这个说法,重黎一族是因为平共工之乱不利,才被帝喾所诛杀。

但是这个说法的出处,目前为止我并没有找到。司马迁在编写上古史的时候,大多取材自尚书,左传,周语等书籍,但是帝喾诛杀重黎这个事件,目前为止我没有找到具体的来源。

这个事件在逻辑上是通顺的,正是因为重黎平叛共工不利,导致被帝喾诛杀,所以才引出了帝尧复育重黎之后这个事件。

只是帝喾诛重黎却产生了一个矛盾—— 那就是重黎究竟是一人(族),还是两人(族)。

在先秦文献中,无论是春秋还是周语都是默认重,黎为两族的,只有在史记中将重黎认为一族。

对于这个矛盾别说我们现代人,就是古代的文学大家也没有任何的头绪,所以只能推测少昊氏之后曰重,颛顼氏之后曰重黎,对彼重则单称黎,若自言当家则称重黎。

对此,单我个人的看法。帝喾诛杀的重黎,即是一族,也是两族。

就比如说大家都知道黄帝姬姓与炎帝姜姓两族在神话传说中一直以来被视为兄弟之族。为什么会视为兄弟之族呢,这要从母系氏族社会的传承来说起。

旧石器文明晚期以及新石器文明早期那时候的人用一句话来形容叫做老死不相往来。当然这个民众老死不相往来的意思不是指家家户户都不沟通不交流,而是那个时代的聚落都处于一个互相隔绝的环境中。

很多时候,一个大部落,就像一个村子一样,有几个不同姓氏的氏族构成。而姓这个东西是用来别婚姻的,也就是同姓不结婚。

在那个各族群隔绝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近亲婚姻,所以就出现了姜姓与姬姓世代联姻的情况。

简单来说,就是姜姓的儿子嫁到姬姓的家中,姬姓的儿子再嫁到姜姓的家中,以此循环往复。

这种将儿子嫁到对方氏族的通婚方式在那个时代毫无疑问是一种创举,在这个人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时代,这即维持了一个族群的团结性,也极大的降低了近亲婚姻导致遗传病的概率。

所以,重黎两大氏族作为农业部部长,为了搞团建,选择互相通婚,到最后变成了一族也是有这种可能性。

当然,这只是毫无根据的推测。在重黎的时代,早就过渡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已经不需要这种落后的联姻方式。

总之,重黎是如何演变为一族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帝喾时期重黎一族的确与共工一族发生了战争。

当然发生战争的原因当然不是水神火神不对付的关系,而是源于上一世的恩恩怨怨。而这恩怨要追溯到神农氏之前,伏羲氏之后。根据左传的记载,在黄帝以前,古华夏先后历经了伏羲,共工,神农这三个世代。

  最早在共工氏一族中曾诞生了一位叫句(gou)龙的大神。这位大神会治理水土,在这位大神的带领下,共工氏世代在河洛地区治理水患,后世为了纪念共工一族的功绩,以“社”来祭祀句龙这位大神。

社这个称号可要比祝融,共工,四岳高贵多了,有一句话叫做社稷乃江山之本,这个社指得就是句龙。

而除了句龙,共工氏最有名的两位后人,一位是扶周灭商,兴周八百年的姜子牙,另一位则是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齐桓公

所以说,拼贡献,论资历,比后代,共工氏完全配的上一个三皇五帝的名号。

  但可惜的是,因为后世五行学说的盛行,导致共工在古华夏体系被直接踢出了三皇五帝的人选。

什么叫五行学说呢。

这个很简单,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

一直以来,中国王朝的更迭都是以五形相生的顺序来增强自身统治的正统性。

那么古人是如何按照五行来为三皇五帝排班的呢。首先周王室乃姬姓,所以姬姓黄帝毫无疑问是三皇五帝必不可少的人选。

而土是万物生息的根本,所以黄帝便为土德,而土在五行的位置为中央,所以黄帝则为中央正主。

既然黄帝为土德,那么火生土,以黄帝来推算,在其上一代的炎帝则为火德。

  而共工在炎帝之前,那么应属于木德。但谁都知道,共工乃是水神,一个水神当然是水德了,所以不符合五行相生的标准,所以就被踢出了三皇五帝的序列。

  除此之外,这种五行相生说,还造就了两个令人啼笑皆非的误解。

  第一个误解是炎帝与神农氏的关系。

  在秦汉以前,炎帝与神农氏并非是同一个概念。神农氏是一方文明的等级,而炎帝只是一个部落首领的等级,往高了说炎帝只是神农氏这个文明的首领,但这并不代表炎帝可以等同于神农氏。

  另一个误解则是少昊氏,少昊氏原本是东方的一位君主,但因为他是继黄帝之后,所以五行属金,而金在五行中属西。所以,少昊这位在东方励精图治的君主,莫名其妙的就成为了西方白帝

  如果说少昊氏西方白帝的话,那也是在银河系中是西方白帝,至少不是在这个地球上。

  而少昊之后,则是水德。既然到了水德,就算用排除法也该轮到共工过一把三皇五帝的瘾了吧。

  但可惜的是,在古华夏的东方杀出了一位叫颛顼的大神。

  颛顼是何等人物,这就不用再多介绍了。

  从神话传说来说,共工氏与颛顼是为了争帝而打了起来。

  抛去神话传说的色彩,这两人的冲突实际上是东方与西方的文明冲突

  准确的说,是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新生文明颛顼与古河洛文化旧文明共工的冲突。

  而这场战争,从颛顼一代一直打到帝喾一代还没有结束。

  为什么。

  因为地理环境,颛顼的势力为江淮山东一带,而共工的势力则在河南山西陕西一带。

  要想彻底击溃共工,要从山东沿着黄河新郑打到郑州,再从郑州一路打到山西运城,这毫无疑问是一条死亡路线,当年强如蚩尤就是兵败于此,输得连裤衩都没剩下。

  那么重黎又是如何被牵扯到这场战争中的呢。

  原因也没什么复杂的,单纯是离得近而已。

  关于重黎的封地,有两个说法,一个说法是在河南新郑以南,左传中记载“郑,祝融之虚”,也就是郑国,曾经是祝融氏的都城。

  另一个是在商丘

  这个商丘也有两个说法,一个是现在的商丘市,另一个则是在河北漳南。

  当然无论是漳南,还是新郑以南,还是在商丘,总之重黎都最靠近共工的势力范围,因此平定共工之乱的责任十分无辜的落在了重黎的头上。

  我个人倾向于新郑以南,乃是重黎的领土。根据逸周书史记解一篇中,有郐国被重氏所灭。而郐国所在的位置,则在郑州以南,新郑以北。是重黎自南攻打共工的必经路线。

  但是,最终重黎还是未能灭掉共工,最终以战事不利之名,被帝喾所诛杀。

  所以说,祝融大战共工的传说,双方是两败俱伤,谁也不是真正的赢家。

  那么最终平定共工的是谁呢,也不是别人,正是被誉为千古圣君的尧帝。

  作为圣人贤君的代表者,尧帝的一生却十分的惨淡,他无亲,无子,无友,无家,用他的一生来诠释什么才叫做孤家寡人。

  那么尧帝在上位之后又干了什么事呢,请看下一期——圣人不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38624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kfy8.com/archives/4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