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凋敝的凋敝是什么意思(百业凋敝是什么意思)

一、先了解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及之间的关系

孔子(春秋),孟子、荀子战国)三人同为先秦儒家代表人物,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

孟子和荀子是孔子的学生,韩非子是荀子的学生。

孔子是山东曲阜人,孟子是山东邹城人,荀子是山西安泽人,韩非子是河南新郑人。

下面来了解他们的哲学名言:

1、孔子是至圣,推崇“仁义礼智信”,他的“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意思是:每年天气最冷的时候,其他植物大多都已凋零,只有松柏还挺拔、不败落,比喻有修道的人有坚韧的力量,耐得住艰苦,受得了折磨,不忘初心。

万物凋敝的凋敝是什么意思(百业凋敝是什么意思)

2、孟子是亚圣,继承了孔子的“仁”,崇尚“性善”,宣扬“仁政”,主张政权更替的标准是人心向背。当人心不在统治者身上时,造反是合理的。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百姓最重要,国家其次,国君为轻,即使国君和社稷都改了,老百姓也是更换不了的,所以民贵君轻,得民心者得天下。

万物凋敝的凋敝是什么意思(百业凋敝是什么意思)

3、荀子,继承孔子的“礼”,他深化老师孔子“岁寒”的哲理说道:“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意思是:不经过寒冷的岁月,就无法知道松柏的坚韧挺拔;不经过艰难的考验,无法知道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君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同时他又批判地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他的“天行有常”思想就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意思是:天道不会因为人的情感或者意志而有所改变,对人的善恶分辨完全漠然置之。

万物凋敝的凋敝是什么意思(百业凋敝是什么意思)

4、韩非子,虽然是荀子的学生,但并没有继承儒家的思想,而是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主张变法。他的“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意思是:法律不偏袒有权有势的人,墨线不向弯曲的地方倾斜。

万物凋敝的凋敝是什么意思(百业凋敝是什么意思)

二、《淮南子》和《后汉书

1、《淮南子》为西汉初年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创。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安徽淮南人,《淮南子》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了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思想。名言:“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意思是:治理国家有基本的法律,但最根本的是有利于人民,思想政治教化也有固定的模式,但最关键的是政令畅通。“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意思是: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只要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有的规矩。

万物凋敝的凋敝是什么意思(百业凋敝是什么意思)

2、《后汉书》作者范晔,河南南阳人,南朝宋史学家,《后汉书》属“二十四史”之一,为史类文学作品,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时期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名言:“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意思是:小小的蚂蚁窝能够使堤岸溃决,针芒般大小的孔眼也能使气泄掉。

万物凋敝的凋敝是什么意思(百业凋敝是什么意思)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38624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kfy8.com/archives/5854